吊民伐罪
詞語解釋
吊民伐罪[ diào mín fá zuì ]
⒈ ?征討有罪者以撫慰百姓。
例吊民伐罪,周發殷湯。——《千字文》
英punish the tyrant and comfort the people; console the people and punish the wicked;
引證解釋
⒈ ?亦作“吊民伐罪”。慰問受害的百姓,討伐有罪的人。
引《宋書·索虜傳》:“興云散雨,慰大旱之思;弔民伐罪,積后己之情。”
后蜀 何光遠 《鑒誡錄·陪臣諫》:“臣伏聞自古帝王,省方巡狩,弔民伐罪。”
太平天囯 洪仁玕 《二月下浣軍次遂安城北吟于行府》:“弔民伐罪歸來日,草木咸歌雨露恩。”
魯迅 《且介亭雜文·“以眼還眼”》:“將來呢……更未必有人因《哈孟雷特》而責 莎士比亞 的迷信一樣,會特地吊民伐罪。”
亦省作“弔伐”。 《晉書·慕容垂載記》:“弔伐之義,先代常典。”
前蜀 杜光庭 《莫庭又為張副使命甲子醮詞》:“人不告勞,物無失所,益振貔貅之勢,佇成弔伐之功。”
《明史·陶安傳》:“應天順人,以行弔伐,天下不足平也。”
國語辭典
吊民伐罪[ diào mín fā zuì ]
⒈ ?征討有罪的人,以撫慰百姓。》周書·卷四八·蕭詧傳》:「今魏虜貪惏,罔顧吊民伐罪之義,必欲肆其殘忍,多所誅夷。」也作「伐罪吊民」。
引《宋書·卷九五·索虜傳》:「興云散雨,慰大旱之思,吊民伐罪,積后己之情。」
近除暴安良
反犯上作亂
最近近義詞查詢:
笑嘻嘻的近義詞(xiào xī xī)
平時的近義詞(píng shí)
遺憾的近義詞(yí hàn)
方向的近義詞(fāng xiàng)
覺得的近義詞(jué de)
骯臟的近義詞(āng zàng)
高潮的近義詞(gāo cháo)
所有的近義詞(suǒ yǒu)
主干的近義詞(zhǔ gàn)
言語的近義詞(yán yǔ)
鄉下的近義詞(xiāng xià)
命運的近義詞(mìng yùn)
實在的近義詞(shí zài)
發達的近義詞(fā dá)
人造的近義詞(rén zào)
因而的近義詞(yīn ér)
盤查的近義詞(pán chá)
現代的近義詞(xiàn dài)
孑遺的近義詞(jié yí)
應急的近義詞(yìng jí)
草稿的近義詞(cǎo gǎo)
鬼鬼祟祟的近義詞(guǐ guǐ suì suì)
拍照的近義詞(pāi zhào)
盡力的近義詞(jìn lì)
航海的近義詞(háng hǎi)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