膾炙人口
詞語解釋
膾炙人口[ kuài zhì rén kǒu ]
⒈ ?切細(xì)的烤肉人人都愛吃。比喻好的詩文為眾人所稱美。
例一篇一詠,膾炙人口。——林嵩《周樸詩集》
英be much relished; enjoy great popularity;
引證解釋
⒈ ?美味人人喜愛。比喻好的詩文或事物為眾所稱。
引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載應(yīng)不捷聲價(jià)日振》:“李濤,長沙 人也,篇詠甚著,如‘水聲長在耳,山色不離門’……皆膾炙人口。”
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八:“賀方回、柳耆卿 為文甚多,皆不傳於世,獨(dú)以樂章膾炙人口。”
元 劉壎 《隱居通議·詩歌三》:“集中詩如此者尚多,今姑采其膾炙人口者録之。”
吳玉章 《從甲午戰(zhàn)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五:“鄒容 以無比的熱情歌頌了革命,他那犀利沉痛的文章,一時膾炙人口,起了很大的鼓動作用。”
秦牧 《花城》:“一年一度的 廣州 年宵花市,素來膾炙人口。”
亦用作反語,諷刺壞事傳于眾口,深受斥責(zé)。 《“五四”愛國運(yùn)動資料·青島問題之由來》:“日本 駐 北京 公使于一九一五年一月十八日向 中國 大總統(tǒng)提出二十一款之要求,頗令 中國 寒心。此項(xiàng)要求,現(xiàn)已膾炙人口。”
魯迅 《且介亭雜文·病后雜談三》:“清 朝有滅族,有凌遲,卻沒有剝皮之刑,這是 漢 人應(yīng)該慚愧的,但后來膾炙人口的虐政是文字獄。”
國語辭典
膾炙人口[ kuài zhì rén kǒu ]
⒈ ?膾,細(xì)切肉。炙,烤肉。膾炙皆為人所喜好,后遂以膾炙人口形容為人贊賞的詩文,或流行一時的事物。
引明·宋濂《宋學(xué)士文集·卷一六·劉彥最詩集序》:「相傳必有卓絕于人者,不然彥最之詩,何為膾炙人口而弗厭哉?」
《花月痕·第一回》:「幸而為比翼之鶼,詔于朝,榮于室,盤根錯節(jié),膾炙人口。」
近口碑載道
相關(guān)成語
- kē mù rú科目儒
- sè diào色調(diào)
- hòu lǐ tóu后里頭
- yí wàng遺忘
- cǎo sǎ草靸
- zhī cháng知常
- rù huì入會
- yú shè逾涉
- sòng nián pán送年盤
- è yùn厄運(yùn)
- xūn xiāng熏香
- huáng yī fū黃衣夫
- tóng jí同級
- jué wú決無
- shàng yī yī guó上醫(yī)醫(yī)國
- bǎi huò百貨
- zhèng duì正對
- cháng mìng dēng長命燈
- chú cǎo鋤草
- lù tóu路頭
- xiàng dǎo向?qū)?/a>
- gōng fu工夫
- dù shì渡世
- tóu tóu shì dào頭頭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