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不保夕

詞語(yǔ)解釋
朝不保夕[ zhāo bù bǎo xī ]
⒈ ?早晨不能保證晚上命運(yùn)如何。形容形勢(shì)非常嚴(yán)峻,很難維計(jì)。
英be in a precarious state;
引證解釋
⒈ ?見(jiàn)“朝不保暮”。
國(guó)語(yǔ)辭典
朝不保夕[ zhāo bù bǎo xì ]
⒈ ?早上難保晚上仍平安無(wú)事。比喻情況危急難保。也作「朝不保暮」。
引《南齊書(shū)·卷四〇·武十七王傳·竟陵文宣王子良傳》:「建武以來(lái),高、武王侯居常震怖,朝不保夕,至是尤甚。」
《舊唐書(shū)·卷一七七·崔慎由傳》:「胤所悅者阘茸下輩,所惡者正人君子,人人悚懼,朝不保夕。」
近岌岌可危 氣息奄奄 朝不慮夕 奄奄一息 危在旦夕
英語(yǔ)at dawn, not sure of lasting to evening (idiom)?; precarious state, imminent crisis, living from hand to mouth
德語(yǔ)am Morgen nicht wissen, was der Abend bringt , in gro?er Ungewi?heit leben (Sprichw)?
法語(yǔ)(expr. idiom.)? ne pouvoir prévoir le matin ce qui adviendra le soir, se trouver dans une situation critiq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