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經(jīng)】六年春王正月,王人子突救衛(wèi)。夏六月,衛(wèi)侯朔入于衛(wèi)。秋,公至自伐衛(wèi)。螟。冬,齊人來歸衛(wèi)俘。
【傳】六年春,王人救衛(wèi)。
夏,衛(wèi)侯入,放公子黔牟于周,放寧跪于秦,殺左公子泄、右公子職,乃即位。
君子以二公子之立黔牟為不度矣。夫能固位者,必度于本末而后立衷焉。不知其本,不謀。知本之不枝,弗強。《詩》云:「本枝百世。」
冬,齊人來歸衛(wèi)寶,文姜請之也。
楚文王伐申,過鄧。鄧祁侯曰:「吾甥也。」止而享之。騅甥、聃甥、養(yǎng)甥請殺楚子,鄧侯弗許。三甥曰:「亡鄧國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圖,后君噬齊。其及圖之乎?圖之,此為時矣。」鄧侯曰:「人將不食吾余。」對曰:「若不從三臣,抑社稷實不血食,而君焉取余?」弗從。還年,楚子伐鄧。十六年,楚復(fù)伐鄧,滅之。
譯文及注釋
六年春季,周莊王的屬官叫子突的率軍救援衛(wèi)國。
夏季,衛(wèi)惠公回國,放逐公子黔牟到成周,放逐甯跪到秦國,殺了左公子泄、右公子職,這才即位。
君子認為左、右二公子扶立黔牟為國君,“是一種很欠考慮始終的行為。對能夠鞏固自己地位的人,必須考慮他的各方面,然后用適當(dāng)?shù)姆绞搅⑺麨閲2涣私馑母荆褪侨狈χ\略;了解到雖有根本卻沒有枝葉,就不要勉強樹立他。《詩》說:‘有本有枝,繁衍百世。’”
冬季,齊國人前來歸還衛(wèi)國的寶器,這是由于文姜的請求。
楚文王進攻申國,路過鄧國。鄧祁侯說:“他是我的外甥。把他留下而設(shè)宴招待他。騅甥、聃甥、養(yǎng)甥請求殺掉楚文王。鄧侯不允許。這三甥都說:“滅亡鄧國的,必定是這個人。如果不早打主意,君王后悔便來不及了。現(xiàn)在下手還來得及!下手吧,現(xiàn)在正是時候!”鄧侯說:“如果這樣做,人們會唾棄我而不吃我剩下的東西的。”三位外甥回答說:“如果不聽我們?nèi)齻€人的話,土地和五谷的神明就得不到祭享,君王到哪里去取得祭神的剩余?”鄧祁侯還是不答應(yīng)。攻打申國回國的那一年,楚王進攻鄧國。莊公十六年,楚國再次攻打鄧國,終于滅亡了鄧國。
參考資料:
1、佚名.360doc.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303/21/16892412_4523229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