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陲
詞語解釋
邊陲[ biān chuí ]
⒈ ?邊疆。
英border area; frontier;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邊垂”。亦作“邊埵”。
⒉ ?猶邊境。
引《左傳·成公十三年》:“芟夷我農功,虔劉我邊垂。”
漢 劉向 《新序·雜事四》:“﹝ 鄭伯 ﹞曰:‘寡人無良,邊陲之臣以干天之禍。’”
晉 左思 《魏都賦》:“正位居體者,以中夏為喉,不以邊垂為襟也。”
唐 李白 《代贈遠》詩:“鳴鞭從此去,逐虜蕩邊陲。”
舊題 宋 尤袤 《全唐詩話·白敏中》:“崔鉉 詩云:‘邊埵萬里注恩波,宇宙羣方洽凱歌。’”
《全唐詩》 崔鉉 詩作“邊陲”。 元 柳貫 《題蘇長公書曹侍中與王省副論趙元昊事》詩:“夏童昔跳踉,勢將撼邊垂。”
明 屠隆 《綵毫記·妻子哭別》:“想此日開酺會,家家燕喜,只吾家抱向隅悲遠謫,去邊陲。”
郭小川 《祝酒歌》:“樺樹林呀,猶如古代兵將守邊陲。”
⒊ ?邊緣。
引駱賓基 《罪證》九:“﹝ 大盤嶺 ﹞雖然并不算高,但嶺背露出陰云的邊陲。”
國語辭典
邊陲[ biān chuí ]
⒈ ?邊疆地帶。也作「邊垂」、「邊陲區」。
引《左傳·成公十三年》:「入我河縣,焚我箕郜,芟夷我農功,虔劉我邊陲。」
《史記·卷二五·律書》:「秦二世宿軍無用之地,連兵于邊陲,力非弱也。」
近邊界 邊疆 邊境
※ "邊陲"的意思解釋、邊陲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最近反義詞查詢:
暫停的反義詞(zàn tíng)
積累的反義詞(jī lěi)
柔軟的反義詞(róu ruǎn)
重量的反義詞(zhòng liàng)
回升的反義詞(huí shēng)
正牌的反義詞(zhèng pái)
溫和的反義詞(wēn hé)
見義勇為的反義詞(jiàn yì yǒng wéi)
依附的反義詞(yī fù)
房東的反義詞(fáng dōng)
東郊的反義詞(dōng jiāo)
美麗的反義詞(měi lì)
收入的反義詞(shōu rù)
個體的反義詞(gè tǐ)
日暈的反義詞(rì yùn)
傲慢的反義詞(ào màn)
發揮的反義詞(fā huī)
清香的反義詞(qīng xiāng)
目擊的反義詞(mù jī)
偉大的反義詞(wěi dà)
平和的反義詞(píng hé)
以下的反義詞(yǐ xià)
寒冬的反義詞(hán dōng)
興盛的反義詞(xīng shèng)
更改的反義詞(gēng gǎi)
更多詞語反義詞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