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夏

詞語解釋
中夏[ zhōng xià ]
⒈ ?中國;華夏。
英China;
引證解釋
⒈ ?指華夏; 中國。
引《文選·班固<東都賦>》:“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稜?!?br />呂向 注:“中夏, 中國?!?br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泗水》:“法流中夏,自 法顯 始也?!?br />唐 白居易 《冊新回鶻可汗文》:“克保大義,永藩中夏。”
孫犁 《秀露集·戲的夢》:“雖然在這些年,樣板戲以獨霸中夏的勢焰充斥在文、音、美、劇各方面,直到目前,我還沒有正式看過一出、一次?!?/span>
⒉ ?指中原地區(qū)。
引晉 陸機 《辨亡論》:“魏 人據(jù)中夏, 漢 氏有 岷 益,吳 制 荊 揚 而奄 交 廣?!?br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賢媛》:“李平陽,秦州 子,中夏名士。”
劉師培 《南北文學(xué)不同論》:“河、濟 之間,古稱 中夏,故北音謂之 夏 聲,又謂之雅言?!?/span>
⒊ ?夏季之中,指農(nóng)歷五月。后亦指盛夏。
引《淮南子·說林訓(xùn)》:“中夏用箑快之,至冬而不知去?!?br />唐 皮日休 《吳中苦雨》詩:“須權(quán)元化柄,用拯中夏酷。”
宋 蘇軾 《答湖守滕達道》:“忽復(fù)中夏,永日杜門?!?/span>
⒋ ?指夏季的第二個月。
引《周禮·夏官·大司馬》:“中夏,教茇舍,告振旅之陳?!?/span>
國語辭典
中夏[ zhōng xià ]
⒈ ?華夏、中國。
引《后漢書·卷六〇上·馬融傳》:「是以明德曜乎中夏,威靈暢乎四荒?!?br />《文選·班固·東都賦》:「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span>
⒉ ?中原地區(qū)。
引《文選·陸機·辯亡論下》:「魏人據(jù)中夏,漢氏有岷益,吳制荊揚而奄交廣?!?br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李平陽,秦州子,中夏名士?!?/span>
⒊ ?盛夏。
引《淮南子·說林》:「中夏用箑快之,至冬而不知去?!?br />唐·皮日休〈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須權(quán)元化柄,用拯中夏酷。」
⒋ ?夏季的第二個月。
引《周禮·夏官·大司馬》:「中夏,教茇舍·如振旅之陳。」
德語China (S)?
分字解釋
※ "中夏"的意思解釋、中夏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紛紛紅紫已成空,布谷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相關(guān)詞語
- zhōng wén中文
- guó zhōng zhī guó國中之國
- kōng zhōng空中
- zhōng huá mín zú中華民族
- zhōng bǎi lùn中百論
- èr zhōng二中
- zhòng dì中的
- zhōng duàn中斷
- zhōng fāng中方
- lù zhōng路中
- zhōng shān中山
- zhōng huá mín guó中華民國
- jí zhōng集中
- shí wù zhòng dú食物中毒
- zhōng shuō中說
- xià tiān夏天
- zhōng lǐ中里
- zhōng nián rén中年人
- dāng zhōng當(dāng)中
- zhèng zhōng正中
- zhōng xué中學(xué)
- zhōng dùn中盾
- tú zhōng途中
- qī zhōng期中
- tǔ zhōng土中
- mìng zhòng命中
- zhōng xīn中心
- zhōng yǒu中有
- zhōng qī中期
- zhōng dū中都
- qí zhōng其中
- bǎi fā bǎi zhòng百發(fā)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