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軍

詞語解釋
義軍[ yì jūn ]
⒈ ?義師。
⒉ ?古代統治階級或民間臨時組合起來的部隊。
引證解釋
⒈ ?義師。
引《晉書·桓玄傳》:“義軍乘風縱火,盡鋭爭先, 玄 眾大潰。”
唐 杜甫 《悲陳陶》詩:“野曠天清無戰聲,四萬義軍同日死。”
⒉ ?古代統治階級或民間臨時組合起來的部隊。
引《資治通鑒·后晉高祖天福元年》:“詔大括天下將吏及民間馬;又發民為兵,每七戶出征夫一人,自備鎧仗,謂之義軍。”
宋 馬令 《南唐書·節義傳》:“周 人來侵 淮 南,民自相結為隊伍,以拒 周 師,謂之義軍。”
國語辭典
義軍[ yì jūn ]
⒈ ?仗義興起,以除暴安良為目的的軍隊。元·張國賓也作「義兵」、「義旗」、「義師」。
引《薛仁貴·楔子》:「打聽的絳州出其黃榜,招聚義軍好漢,我有心待投義軍去。」
近義兵
反王師
分字解釋
※ "義軍"的意思解釋、義軍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漢末赤眉軍和黃巢農民起義軍,避實擊虛,馳騁在廣闊戰場上的大量流動作戰的事例,就是典型的戰例。
2.李自成領導的起義軍,每到一處就除暴安良,穩定人心,因此,深得人民愛戴。
3.王魁下令一團連夜出發,開赴三河壩支援起義軍阻擊錢大鈞部。
4.他們四人皆為丘逢甲義軍的得力部將,在湖口之戰、新竹保衛戰、彰化八卦山之戰、曾文溪之戰中英勇作戰,先后壯烈犧牲。
5.他用保險理賠所得的錢買了一艘貨船,不久就開始為義軍同盟走私武器。
6.王仙芝此時放眼望去,義軍除了自己以外,已經沒有一個活口,已在和官兵的交戰中全部壯烈犧牲,卻無一人屈膝投降。
7.升允僅帶了三名戈什哈倉皇西逃至平涼,與陜甘總督長庚分別致電清廷,要求“勤王”攻打陜西義軍,擬迎來清宣統帝,將西北作為復辟清朝的根據地。
8.程健上任后,發布安民告示,獎勵捕盜,規定凡是有捕獲藍載者授予班行之職,賞賜錢五百貫,捕獲藍載以下義軍首領者賞錢三百貫。
9., 坐在后帳的曹操等人就沒那么高興了:是役,義軍戰死一千六百余人,重傷兩百余人(在那個時代,重傷幾乎等于戰死,所以重傷人數極少),輕傷不計其數。
10.終于,大燕的江山走到盡頭,仁人義士揭竿而起,義軍遍地開花。
相關詞語
- yì zhàn義戰
- zhàng yì zhí yán仗義執言
- jiā yì shì嘉義市
- jūn jǐng軍警
- tóng yì cí同義詞
- yì jīng義經
- míng yì gōng zī名義工資
- tóng yì yǔ同義語
- zhǐ yì旨義
- dà yì miè qīn大義滅親
- xiá yì狹義
- bā lù jūn八路軍
- guān dōng jūn關東軍
- yì yǒng義勇
- jīng yì rù shén精義入神
- yì fù義父
- zhēn yì真義
- yì xíng義刑
- yì yín義淫
- jiàn yì gǎn wéi見義敢為
- yì dù義度
- yì juān義捐
- yì chǐ義齒
- jí tǐ zhǔ yì集體主義
- guān liáo zhǔ yì官僚主義
- yì jù義據
- sān guó yǎn yì三國演義
- cí jiǎn yì gāi辭簡義賅
- qí yì歧義
- yīn yì音義
- yì shè義社
- yí yì疑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