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áo pàn
注音ㄊㄠˊ ㄆㄢˋ
⒈ ?逃跑;叛逃。
⒈ ?逃跑;叛逃。
引《三國(guó)志·吳志·陳脩傳》:“時(shí)諸新兵多有逃叛,而 脩 撫循得意,不失一人。”
《太平廣記》卷一二〇引 北齊 顏之推 《還冤記》:“道生 見縛一人于樹,就視,乃故舊部曲也。 道生 問:‘汝何罪?’答云:‘失意逃叛。’”
《南史·孔覬傳》:“覬 子 長(zhǎng)公,璪 二子 淹 玄 并在都,馳信密報(bào), 泰始 二年正月,并逃叛東歸。”
清 歸莊 《左柱國(guó)光祿大夫路文貞公行狀》:“營(yíng)將 趙洪禎 等以所部逃叛,亦討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