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

詞語解釋
民和[ mín hé ]
⒈ ?民眾和睦團結。民眾的信賴。
引證解釋
⒈ ?民眾和睦團結。
引《左傳·桓公六年》:“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
《管子·兵法》:“畜之以道則民和,養之以德則民合。”
晉 潘岳 《河陽縣作》詩之二:“黔黎竟何常,政成在民和。”
宋 梅堯臣 《和永叔柘枝歌》:“始知事簡樂民和,不厭來觀柘枝舞。”
⒉ ?民眾的信賴。
引《史記·楚世家》:“熊渠 甚得 江 漢 間民和。”
《漢書·蕭何傳》:“客又説 何 曰:‘……君初入 關,本得百姓心,十餘年矣,皆附君,尚復孳孳得民和。’”
《梁書·止足傳·顧憲之》:“﹝ 顧憲之 ﹞性又清儉,彊力為政,甚得民和。”
國語辭典
民和[ mín hé ]
⒈ ?人民諧和。
引《文選·潘岳·河陽縣作詩》二首之二:「黔黎竟何常,政成在民和。」
《文選·陸倕·石闕銘》:「役休務簡,歲阜民和。」
英語Minhe Hui and Tu autonomous county in Haidong prefecture 海東地區|海東地區[Hai3 dong1 di4 qu1], Qinghai
德語Minhe Huizu Tuzu autonomous (Ort in Qinghai)? (Eig, Geo)?
分字解釋
※ "民和"的意思解釋、民和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雖也早已和當地漢民和睦相處,至今卻仍忠實地承襲著他們先祖最最古老、純貞、新奇、怪誕的民俗與民風。
2.從頭復出的第三代火影已經制止村民和后代提到此次的九尾妖狐突襲變亂,可是仍不能制止人們鄙視鳴人。
3.對父母和同志,對集體和社會,對人民和祖國的義務感,要像一根紅線一樣貫穿人的一生。不懂得什么是義務和缺乏義務感,就談不上人的道德,也談不上集體。蘇霍姆林斯基
4.賴斯說,數百年里,美洲人民和非洲人民在悲劇式的背景下通過橫跨大西洋的販奴交易不期而遇,是奴隸制的鐐銬和枷鎖把兩大洲人民束縛一處。
5.主要通過對李銳“呂梁山”系列小說中關于農民和知青的故事分析,從而揭示出其中蘊含的二者所處的倫理境遇。
6.人們移民和定居于不列顛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的游獵者及游牧尋食者,他們大約在10000年前從歐洲大陸來到這里。
7.提醒稱,當地中國公民和機構請與中國駐塞爾維亞使館和使館駐普里什蒂那辦公室保持密切聯系,提高自我防范意識,確保自身安全。
8.在殘酷競爭的世界,一個民族,首先需要的是猛獸般的勇氣和性格,無此前提,智慧和文化則無以附麗。民族性格一旦衰弱,就只能靠和親、筑長城、投降稱臣當順民和超過鼠兔的繁殖力,才能讓自己茍活下來。
9.大量的注意力放在了兩個其他迫切的擔憂上,即如何確保伊拉克的難民和國內背井離鄉的伊拉克人獲得教育,以及如何重建該國的大學。
10.愿做一個真正的共產主義者嗎?那就要讓思想沖破資產階級的牢籠。面對著兩種尖銳對立的典型,我們當然摒棄個人主義而選擇雷鋒!雷鋒的品德無比崇高,但并不是沒有達到的可能。關鍵在于對人民和對自己,你是否做到如雷鋒一樣的認真。
相關詞語
- shì mín市民
- hàn mín漢民
- yín mín淫民
- ān mín bǎng安民榜
- guó mín國民
- biān mín邊民
- hé hé和合
- mín fáng民防
- rén mín qún zhòng人民群眾
- zhōng huá mín zú中華民族
- ān mín安民
- jiàn mín賤民
- wǎng mín網民
- yì mín逸民
- jū mín qū居民區
- tiáo hé調和
- mín yì民意
- mín xiào民校
- mín fèn民憤
- jī mín饑民
- lì mín力民
- rén mín gōng shè人民公社
- rǎo mín擾民
- zhōng huá mín guó中華民國
- mín bīng民兵
- mín guó民國
- píng mín平民
- guó mín xìng國民性
- mín tuán民團
- mín jiān民間
- jūn mín軍民
- ān mín gào shì安民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