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ān sī
注音ㄐ一ㄢ ㄙ
繁體監司
⒈ ?負有監察之責的官吏。漢以后的司隸校尉和督察州縣的刺史、轉動使、按察使、布政使等通稱為監司。
⒉ ?監察。
⒈ ?負有監察之責的官吏。 漢 以后的司隸校尉和督察州縣的刺史、轉動使、按察使、布政使等通稱為監司。
引《后漢書·左雄傳》:“監司項背相望,與同疾疢,見非不舉,聞惡不察。”
明 楊珽 《龍膏記·賜玦》:“他始拿守令,繼拿監司,我都不能禁他,如今該輪到我宰相了。”
清 李調元 《九月初六日過燕郊》詩:“我本治 河 監司官,聞言頓覺心難安。”
章炳麟 《訄書·禁煙草》:“煙葉之苦澤,下毒其壤,數年不能成菜茹,雖欲反而樹稼,其道無繇。殖者滋庶,食者滋眾,民利而翫之,監司恬而狎之。”
⒉ ?監察。
引《后漢書·賈宗傳》:“宗 擢用其任職者,與邊吏參選,轉相監司,以擿發其姦。”
⒈ ?監察。
引《后漢書·卷一七·賈復傳》:「宗擢用其任職者,與邊吏參選,轉相監司,以擿發其奸。」
⒉ ?職官名。監察地方屬吏的司、道諸官。
引《后漢書·卷六一·左雄傳》:「監司項背相望,與同疾疢,見非不舉,聞惡不察。」
明·楊珽《龍膏記·第一六出》:「他始拿手令,繼拿監司,我都不能禁他。」
1.戒諭三省,謹擇監司,俾表率州縣。
2.但地方節度使依然在捍衛邊疆以及鉗制監司方面,發揮出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