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召

詞語解釋
號召[ hào zhào ]
⒈ ?以口頭或書面的形式向人們發出召喚,使其完成預完的任務。
例響應某人的號召。
英call; appeal;
引證解釋
⒈ ?召喚;招聚。
引《管子·小匡》:“又游士八千人,奉之以車馬衣裘,多其資糧,財幣足之,使出周游於四方,以號召收求天下之賢士。”
《漢書·陳勝傳》:“攻 陳、陳 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譙門中。不勝,守丞死。乃入據 陳。數日,號召三老豪桀會計事。”
顏師古 注:“號令召呼之。”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板經書紀略》:“曾聞 成祖 勅儒臣纂修《永樂大典》一部,係 湖廣 王洪 等編輯,時號召四方文墨之士,累十餘年而就。”
魯迅 《書信集·致鄭振鐸》:“上海 盛行小品文,有人疑我在號召攻擊,其實不然。”
國語辭典
號召[ hào zhào ]
⒈ ?借某種名義,召集大眾合力完成任務。
引《國語·齊語》:「為游士八十人,奉之以車馬、衣裘,多其資幣,使周游四方,以號召天下之賢士。」
《漢書·卷三一·陳勝項籍傳》:「號召三老豪桀會計事,……勝乃立為王,號張楚。」
近號令 呼吁 召喚
分字解釋
※ "號召"的意思解釋、號召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警察抓小偷,天經地義,但需要遵紀守法;號召公民參與,無可厚非,但需防止劍走偏鋒。
2.中央發出號召后,一場發揚抗洪精神,大搞農田基本建設的高潮在全國大張旗鼓地開展了起來。
3.那些官僚主義者,從早到晚做總結,做報告,開會,到處都在鄭重宣布、莊嚴號召、“通告情況”、“采取措施”,然后又做總結,忙碌得不亦樂乎!然而,幾乎不解決實際存在的問題,現實的事業遭受損害。
4.修身養性高風尚,嚴于律己好情操;積極響應黨號召,文明短信傳文明;妙筆生花字字珠,動人話語暖心頭;華夏兒女齊奮進,神州大地處處春。
5.冰涼的夜,寒冷的街,孤單的靈魂,寂寞的鬼怪,漫無目的的飄蕩著,你是不是也同樣無聊?我號召他們天黑立刻來找你,你們一起狂歡吧!祝愿你們萬圣節玩得盡興!
6.不要期待機會,而要締造機會。如果交際只是打個號召就了事的話,那與猴子的呼喚聲有什么差異呢?事實上,正確的交際必需在短短一句話中明顯地暴露出你對他的眷注。
7.通知發出后,許多單位響應號召,摒棄浪費行為,改用簡單實惠的慶祝方式,有單位取消了較早預訂的新年酒。
8.五六十年代,一批血氣方剛的青年響應黨的號召,自愿報名支援邊疆建設。
9.龍戰部落此時人聲鼎沸,羽夜為道界所殺得消息已經傳遍了整個龍戰族地,殺死皇族這是對龍戰部落最大的挑釁,戰皇陸飛晏云號召還留在主族地“龍潭”。
10., 甲午之役,兵破國削,朝野惟外國之堅甲利兵是羨,獨康門諸賢,洞察積弱之原,為貴古賤今之政制、學風所致,以時務知新主義,號召國中。
相關詞語
- jǐng hào警號
- zhào kāi召開
- nián hào年號
- àn hào暗號
- hào yī號衣
- yī hào一號
- shào píng guā召平瓜
- biān hào編號
- shān jié hào刪節號
- xùn hào訊號
- hào jiǎo號角
- kǒu hào口號
- zhōu guāng zhào周光召
- zhào huí召回
- hào mǎ號碼
- dài hào代號
- shāng hào商號
- sù jì jì hào速記記號
- dòu hào逗號
- zhēng zhào征召
- xìng hào姓號
- yì zhào役召
- shí hào十號
- zhàng hào賬號
- bō hào撥號
- zhào huàn召喚
- shāi luó zhǎng hào篩鑼掌號
- míng hào名號
- zhèng hào政號
- gēng hào更號
- chǒng hào寵號
- biǎo hào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