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老會

詞語解釋
哥老會[ gē lǎo huì ]
⒈ ?清末幫會的一種,成員多是城鄉游民,在長江流域活動。起初有反清意識,后分化,常被反動勢力利用。
英Gelao brotherhood society;
引證解釋
⒈ ?亦稱“哥弟會”。 清 末民間秘密幫會之一。參加者多為手工業工人、破產農民、退伍軍人和游民。活動于 長江 流域各地。最初以“反 清 復 明”為宗旨, 太平天囯 革命失敗后,會眾相繼參加農民起義和反洋教斗爭。辛亥革命時期,有些會員接受革命黨人的領導,多次參加武裝起義。此后分化為紅幫、青幫等不同支派,常為反動勢力操縱和利用。
引吳玉章 《辛亥革命》三:“但是,由于沒有正確思想的指導,起義領袖--那些從前的哥老會頭目逐漸趨于腐化。”
沙汀 《防空》:“他畢業于正式學校,也正式出入于哥老會。”
鍾廣生 《辛亥新疆定變紀略》:“呈名單一紙,大半皆哥弟會中人。”
國語辭典
哥老會[ gē lǎo huì ]
⒈ ?一種秘密會黨,分青、紅兩幫。創于清乾隆年間,在長江流域各地活動。洪楊之變平定后,散兵游勇多歸屬入會,其勢始盛。
引《文明小史·第四一回》:「他們這伙人就串通了哥老會到處打劫。」
分字解釋
※ "哥老會"的意思解釋、哥老會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北洋軍閥時期,哥老會與地方軍閥結合,在總體上開始蛻化變質,成了地方軍閥的附庸。
2.聽說七爺和山城的哥老會總舵把子黃三爺都過過招,大戰三百回合,不分勝負,最終結拜為兄弟。
3., 在四川,有位十四歲出頭的淳樸少年在讀了勝利的號外之后,悄悄的來到當地林記支部門前,冒著被哥老會的袍哥們責備的危險,領了一份林記的招人簡章。
相關詞語
- xiǎo huì zǐ小會子
- shè huì zhì xù社會秩序
- huì wù會晤
- shè huì jiào yù社會教育
- zǒng huì總會
- guó huì shān國會山
- lǎo dōng老東
- huì shè會社
- huì yuē會約
- yī huì er一會兒
- lián xí huì yì聯席會議
- wù huì誤會
- gōng huì táng公會堂
- biàn huì便會
- zá huì tāng雜會湯
- háng huì行會
- huì chǎng會場
- huì wù會務
- yín huì zǐ銀會子
- shèng huì盛會
- jí huì集會
- huì cān會餐
- néng shuō huì dào能說會道
- lǎo tài tài老太太
- lǎo dōng jiā老東家
- lǎo cán yóu jì老殘游記
- lǎo gān bù老干部
- zài lǐ huì在理會
- huì liè會獵
- lǐ lǎo里老
- lǎo nián老年
- rù huì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