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è dé qí yí
注音ㄍㄜˋ ㄉㄜˊ ㄑ一ˊ 一ˊ
成語解釋
各得其宜
⒈ ?謂人或事物都得到適當的安置。
⒈ ?謂人或事物都得到適當的安置。
引《荀子·正論》:“圣王在上,圖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民載其事而各得其宜。”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漳瀆》:“請以 漳水 為一瀆,并前為五。以 淮水 配西岳, 漳水 配北岳, 濟水 配中岳,庶隨正方,各得其宜,陰陽克和,風雨時若。”
⒈ ?人或事物都得到適當的安置。
引《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萬民皆安仁樂誼,各得其宜,動作應禮,從容中道。」
唐·陳子昂〈為義興公求拜掃表〉:「仁養群生,孝理天下;萬物咸遂,各得其宜。」
1.相傳在遠古時期,先圣伏羲仰首觀望日月星辰天象的變化,低頭察看山川澤壑的形態,并時常注意烏獸動物的皮毛文彩,以及千姿百態而又各得其宜的自然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