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èr táo shā sān shì
注音ㄦˋ ㄊㄠˊ ㄕㄚ ㄙㄢ ㄕˋ
成語解釋
二桃殺三士
⒈ ?春秋時,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三人臣事齊景公,均以勇力聞。
⒈ ?春秋 時, 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 三人臣事 齊景公,均以勇力聞。 齊 相 晏嬰 謀去之,請 齊景公 以二桃賜予三人,論功而食,結果三人棄桃而自殺。事見《晏子春秋·諫下二》。后因以比喻施用陰謀殺人。
引三國 蜀 諸葛亮 《梁甫吟》:“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
唐 李白 《懼讒》詩:“二桃殺三士,詎假劍如霜?”
潘飛聲 《秋感》詩之三:“遲暮仍為《梁甫吟》,二桃三士費沉吟。”
⒈ ?春秋時齊相晏嬰向景公獻計以二桃賜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三勇士,令其論功領賞,欲其自相殘殺以除后患。后三人因此而自殺。典出《晏子春秋·內(nèi)篇·諫下》。后比喻運用計謀殺人。
引三國蜀·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
唐·李白〈懼讒〉詩:「二桃殺三士,詎假劍如霜。」
1.步出齊城門,遙望蕩陰里。里中有三墳,累累正相似。問是誰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又能絕地紀。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謀,相國齊晏子。
2.我心道,二桃殺三士的方法雖然已經(jīng)是很老套了,可是照樣是屢試不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