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耳

詞語解釋
耳耳[ ěr ěr ]
⒈ ?眾盛貌。
⒉ ?《三國志·魏志·崔琰傳》:“與訓(xùn)書曰:'省表,事佳耳!時乎時乎,會當(dāng)有變時。'……有白琰此書傲世怨謗者,太祖怒曰:諺言'生女耳','耳'非佳語。'會當(dāng)有變時',意指不遜。于是罰琰為徒隸?!焙笠蛞浴岸北硎居兴蛔阒o,猶言罷了罷了。
⒊ ?挺拔貌。
引證解釋
⒈ ?眾盛貌。
引《詩·魯頌·閟宮》:“龍旂承祀,六轡耳耳。”
毛 傳:“耳耳然,至盛也?!?br />明 宋濂 《擬晉武帝武功頌》:“皇華載遣,六轡耳耳。”
⒉ ?后因以“耳耳”表示有所不足之辭,猶言罷了罷了。
引《三國志·魏志·崔琰傳》:“與 訓(xùn) 書曰:‘省表,事佳耳!時乎時乎,會當(dāng)有變時。’……有白 琰 此書傲世怨謗者, 太祖 怒曰:諺言‘生女耳’,‘耳’非佳語?!畷?dāng)有變時’,意指不遜。於是罰 琰 為徒隸?!?br />宋 蘇軾 《葉濤致遠(yuǎn)見和二詩復(fù)次其韻》之一:“平生無一女,誰復(fù)嘆耳耳?!?br />元 柯芝 《耳耳》詩:“耳耳非佳語,陸陸難為顏?!?/span>
⒊ ?挺拔貌。
引宋 梅堯臣 《得馀干李尉書錄示唐人干越亭詩因以寄題》詩:“南斗戛湖波不起,長刀剡峯碧耳耳?!?/span>
國語辭典
耳耳[ ěr ěr ]
⒈ ?爾爾,盛多的樣子。
引《詩經(jīng)·魯頌·閟宮》:「龍旗承祀,六轡耳耳?!?/span>
⒉ ?挺立的樣子。
引宋·梅堯臣〈得余干李尉書錄示唐人于越亭詩因以寄題〉:「南斗戛湖波不起,長刀剡峰碧耳耳。」
⒊ ?不滿足的語詞,相當(dāng)于如此、而已。
例如:「素聞他膽識過人,今見不過耳耳。」
分字解釋
※ "耳耳"的意思解釋、耳耳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guān)詞語
- ěr wén mù dǔ耳聞目睹
- ěr pàn耳畔
- ěr mù yī xīn耳目一新
- ěr guāng耳光
- ěr mù guān耳目官
- ěr sāi耳塞
- bō yì ěr dìng lǜ玻意耳定律
- ěr mù cháng耳目長
- mù ěr木耳
- ěr cōng mù míng耳聰目明
- ěr huán耳環(huán)
- bái mù ěr白木耳
- ěr rú mù rǎn耳濡目染
- hēi mù ěr黑木耳
- ěr jī耳機
- ěr duǒ耳朵
- ěr mù耳目
- tāo ěr慆耳
- yǎn ěr tōu líng掩耳偷鈴
- tiāo ěr挑耳
- qīng ěr傾耳
- ěr shí耳識
- chóng ěr重耳
- ěr sòng耳誦
- ěr yǔ耳語
- ěr chún耳唇
- ěr sūn耳孫
- ěr zǐ耳子
- ěr kǒng耳孔
- ěr xué耳學(xué)
- yú ěr余耳
- táo ěr鼗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