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ī dǔ bān
注音ㄉ一 ㄉㄨˇ ㄅㄢ
繁體滴篤班
⒈ ?越劇形成初期的一種俗稱。浙江省馀姚縣農(nóng)村說唱藝人把“落地唱書”搬上舞臺(tái),演變成為戲劇形式時(shí),因腳色從后臺(tái)先有一聲“叫頭”,然后在篤鼓、尺板的“滴篤”聲中出場(chǎng),故稱“滴篤班”。
⒈ ?越劇形成初期的一種俗稱。 浙江省 馀姚縣 農(nóng)村說唱藝人把“落地唱書”搬上舞臺(tái),演變成為戲劇形式時(shí),因腳色從后臺(tái)先有一聲“叫頭”,然后在篤鼓、尺板的“滴篤”聲中出場(chǎng),故稱“滴篤班”。
引郁達(dá)夫 《二詩人》:“詩人的 何馬,想到大世界去聽滴篤班去。”
郁達(dá)夫 《滴篤聲中》:“走來走去的走了一陣,他們倆就尋到了滴篤班的臺(tái)前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