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óng yōu
注音ㄊㄨㄥˊ 一ㄡ
繁體同憂
⒈ ?一同憂慮;一同憂愁。謂遭遇相同。
⒈ ?一同憂慮;一同憂愁。
引《逸周書·大戒》:“連官集乘,同憂若一。”
三國(guó) 魏 曹冏 《六代論》:“朝無(wú)死難之臣,外無(wú)同憂之國(guó)。”
宋 陳師道 《寄潭州張蕓叟》詩(shī)之二:“賦詩(shī)真有助,弔古不同憂。”
元 宮天挺 《范張雞黍》第二折:“我和他一處行,一處歇,戚同憂,喜同悅。”
⒉ ?謂遭遇相同。
引明 何景明 《嗟哉行》:“同病者憐,同憂者嘆。”
1.體現(xiàn)了參加“兩會(huì)”的代表委員“利為民所謀”的職責(zé),反映了晚報(bào)“與民同憂、同樂”的宗旨。
2.他倍感世態(tài)炎涼,人生如夢(mèng),超凡脫俗,大徹大悟,遂拋棄帝王之尊,甘心與民同憂,躬耕菜圃,濟(jì)世懸壺,雖當(dāng)過(guò)窩囊皇帝,卻變?yōu)榉Q職“郎中”。
3.至于所謂圣人與天同憂樂,是出于教化后世的需要,乃至人之末流,不足為訓(xù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