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í shì
注音一ˊ ㄕˋ
繁體遺視
⒈ ?流盼;含情而視。《楚辭·招魂》:“靡顏膩理,遺視矊些。”蔣驥注:“遺視,流盼也。”一說(shuō),偷看。見(jiàn)王逸注。
⒉ ?目力未及;看不見(jiàn)。
⒈ ?流盼;含情而視。
引《楚辭·招魂》:“靡顏膩理,遺視矊些。”
蔣驥 注:“遺視,流盼也。”
一說(shuō),偷看。見(jiàn) 王逸 注。 三國(guó) 魏 阮籍 《詠懷》之二七:“傾城思一顧,遺視來(lái)相夸。”
南朝 梁 沉約 《日出東南隅行》:“中有傾城艷,顧景織羅紈。延軀似纖約,遺視若回瀾。”
⒉ ?目力未及;看不見(jiàn)。
引明 李詡 《戒庵老人漫筆·老年拗拗》:“自少入試,執(zhí)題目牌下,便能遠(yuǎn)矚,及今蠅頭細(xì)字,燈下猶能辨之,頗為遠(yuǎn)近無(wú)遺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