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參見:暑濕,暑濕。
⒈ ?炎熱潮濕。
引《史記·大宛列傳》:“條枝 在 安息 西數(shù)千里,臨 西海,暑溼。”唐 韓愈 《唐故江西觀察使韋公墓志銘》:“為瓦屋萬三千七百,為重屋四千七百,民無火憂,暑濕則乘其高。”明 唐順之 《送太平守江君序》之一:“以北土能寒之人而爭騖于毒利暑濕瘴癘之域……此兵家之忌。”清 王鵬運(yùn) 《<彊邨詞>序》:“江干暑溼,不可久留。”
1.六月炎熱,酷暑多雨,暑濕之氣容易乘虛而入且暑氣逼人,心氣易于虧耗,尤其老人、兒童、體虛氣弱者往往難以將養(yǎng),而導(dǎo)致中暑,因此要注意避暑。
傳承國學(xué)經(jīng)典 弘揚(yáng)傳統(tǒng)文化
友情鏈接: 英語字典 事故車交易網(wǎng) 在線工具 淘圖網(wǎng) 滿分作文網(wǎng) 三米影視
Copyright ? 2023字典網(wǎng) | 粵ICP備2023151142號Email: khwz@qq.com 贊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