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ài gǔ
注音ㄉㄞˋ ㄍㄨˇ
⒈ ?大多;總之。
⒉ ?特別;特意。
⒈ ?大多;總之。
引元 楊梓 《豫讓吞炭》第三折:“誰戀你官二品,車駟馬,待古有德行的富貴榮華。”
元 無名氏 《藍采和》第一折:“吃了些吹歌妓女酒和食,待古里 瑤池王母 蟠桃宴。”
⒉ ?特別;特意。
引元 無名氏 《大劫牢》第三折:“則這箇有仁心 韓伯龍,比著我那 宋公明 不待古。”
明 賈仲名 《蕭淑蘭》第三折:“誰想你睡夢里也將人冷侵,待古里掂折了玉簪,摔碎了瑤琴。”
⒈ ?總之。元·楊梓也作「大古」。
引《豫讓吞炭·第三折》:「誰戀你官二品,車駟馬,待古有德行的富貴榮華。」
⒉ ?特意。元·貫云石〈斗鵪鶉·國色天香套·天凈沙〉曲:「更有閑言剩語,若將他辜負,待古里不信神佛。」也作「大古」。
1.其次,中國先民對待古建筑的態度一向是追求“整舊如新”而不是“整舊如舊”,每一次整修都不是局部修繕而是整體重建,造成了對古建筑的一次次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