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òu yàn
注音ㄏㄡˋ 一ㄢˋ
⒈ ?亦作“候雁”。
⒉ ?雁屬候鳥,每年春分后飛往北方,秋分后飛回南方,往來有定時(shí),故稱雁鳥為候雁。
⒈ ?亦作“候雁”。雁屬候鳥,每年春分后飛往北方,秋分后飛回南方,往來有定時(shí),故稱雁鳥為候雁。
引《呂氏春秋·孟春》:“候鴈北。”
高誘 注:“候時(shí)之鴈,從 彭蠡 來,北過至北極之沙漠也。”
《淮南子·時(shí)則訓(xùn)》:“涼風(fēng)至,候鴈來。”
《文選·左思<吳都賦>》:“鶢鶋避風(fēng),候鴈造 江。”
李善 注:“鴈應(yīng)候而南來。”
唐 權(quán)德輿 《送鄭秀才貢舉》詩:“晚色平蕪遠(yuǎn),秋聲候雁多。”
⒈ ?鴈為候鳥,故稱「候鴈」。
引《淮南子·時(shí)則》:「涼風(fēng)至,候鴈來、玄鳥歸、群鳥翔。」
《文選·左思·蜀都賦》:「晨鳧旦至,候鴈銜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