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kuí gǔ
注音ㄎㄨㄟˊ ㄍㄨˇ
⒈ ?《山海經(jīng)·大荒東經(jīng)》:“﹝流波山﹞其上有獸……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后因以“夔鼓”作為戰(zhàn)鼓的美稱。
⒈ ?《山海經(jīng)·大荒東經(jīng)》:“﹝ 流波山 ﹞其上有獸……其名曰 夔。
引黃帝 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
后因以“夔鼓”作為戰(zhàn)鼓的美稱。 《隋書·虞世基傳》:“曳虹旗之正正,振夔鼓之鏜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