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節

詞語解釋
折節[ zhé jié ]
⒈ ?降低自己身份。
例折節下士。
⒉ ?改變平時的志趣行為,向好的方面發展。
例折節為儉。折節讀書,不徒血氣之勇。
引證解釋
⒈ ?屈己下人。
引《管子·霸言》:“折節事彊以避罪,小國之形也。”
宋 王安石 《給事中孔公墓志銘》:“而宰相使人説公稍折節以待遷,公乃告以不能。”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一:“李遵勖 為駙馬都尉,折節待士。”
清 陳夢雷 《絕交書》:“老年兄以桑梓鉅望,道貌沖和,折節下交,每以遠大相許。”
⒉ ?強自克制,改變平素志行。
引《史記·貨殖列傳》:“富人爭奢侈,而 任氏 折節為儉,力田畜。”
《南史·循吏傳·何遠》:“遠 本倜儻,尚輕俠。至是乃折節為吏,杜絶交游,饋遺秋毫無所受。”
宋 蘇軾 《方山子傳》:“少慕 朱家、郭解 為人,閭里之俠皆宗之;稍壯,折節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
鄭觀應 《盛世危言·防海下》:“為武員者皆折節讀書,不徒血氣之勇。”
國語辭典
折節[ zhé jié ]
⒈ ?屈己從人。
引《管子·霸言》:「折節事彊以避罪,小國之形也。」
《史記·卷七〇·張儀傳》:「乃使勇士至宋,借宋之符,北罵齊王。齊王大怒,折節而下秦。」
⒉ ?屈己禮賢。
引《后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傳》:「紹有姿貌威容,愛士養名。……加傾心折節,莫不爭赴其庭。」
《三國演義·第二二回》:「此人乃公平日所折節敬禮者,何故忘之?」
例如:「折節下交」。
⒊ ?佩服。
引《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馳騖于唐虞,折節于三代。」
⒋ ?改變舊有的志向或作為。
引《后漢書·卷六五·段颎傳》:「颎少便習弓馬,尚游俠,輕財賄,長乃折節好古學。」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〇》:「后來家事忽然好了,盡改前非,折節讀書。」
例如:「折節向學」。
分字解釋
※ "折節"的意思解釋、折節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合浦、于闐行程相去二萬里,珠雄于此,玉峙于彼,無脛而來,以寵愛人寰之中,而輝煌廊廟之上,使中華無端寶藏折節而推上坐焉。
2.梅花和別的花不一樣,其它的花都是怕困難,遇到一點困難就低頭折節,不能勇敢的去戰勝困難。一到冬天,個個都退縮了,到了暖和的春天,才又蘇醒過來,可梅花不僅凌寒獨自開,而且生命力也很頑強。
3., 戰敗后,句踐一方面公然向國人謝罪,一方面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下賢人,厚遇賓客,振貧吊死,與百姓同其勞多年。
4.梅花和別的花不一樣,其它的花都是怕困難,遇到一點困難就低頭折節,不能勇敢的去戰勝困難。一到冬天,個個都退縮了,到了暖和的春天,才又蘇醒過來,可梅花不僅凌寒獨自開,而且生命力也很頑強。
5.后目睹國家四分五裂之現狀,與志同道合的好友劉琨折節讀書,枕戈待旦,聞雞起舞,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致力于北伐恢復中原。
6.梅花和別的花不一樣,其它的花都是怕困難,遇到一點困難就低頭折節,不能勇敢的去戰勝困難。一到冬天,個個都退縮了,到了暖和的春天,才又蘇醒過來,可梅花不僅凌寒獨自開,而且生命力也很頑強。
7.曹操對有高尚情操的忠義之士如此屈已相待,折節下士,而對那些人品低下,人格卑劣者不僅鄙視,而且即使幫了大忙也對他們殺之不赦。
相關詞語
- tiáo jié調節
- míng jié名節
- xiè jié shū泄節樞
- jié qì節氣
- jié shuǐ節水
- jié néng節能
- wú jié zhú無節竹
- fēn jié分節
- jié jiǎ節假
- jié āi節哀
- fú jié guān符節官
- bā jié tān八節灘
- zhōng jié忠節
- jié è節鄂
- sōng jié yóu松節油
- tiān zhèng jié天正節
- zhú jié xū竹節須
- sāng jié zhàng桑節杖
- gǔ jié骨節
- jié lǜ節律
- zhuǎn jié轉節
- jié jiǎn節儉
- qíng jié情節
- zūn jié遵節
- màn jié zòu慢節奏
- shú shí jié熟食節
- zhuàng jié壯節
- jié yù節育
- fù huó jié dǎo復活節島
- xiǎo jié yè小節夜
- jié fěn節粉
- qīng nián jié青年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