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馬

詞語解釋
紙馬,紙馬兒[ zhǐ mǎ,zhǐ mǎ ér ]
⒈ ?印有神像供祭祀時焚化用的紙片。
英paper horse burned at funeral for use in the nether world;
⒉ ?〈方〉:用紙糊成的人、車、馬等,迷信的人祭祀時用來焚化。
英paper men, carriage and horse for superstitution;
引證解釋
⒈ ?舊俗祭祀時所用的神像紙,祭畢隨即焚化。古代祭祀用牲幣, 秦 俗用馬,后演變為用木馬。 唐 王璵 以紙為幣,用紙馬以祀鬼神。后世刻板以五色紙印神佛像出售,名曰紙馬。或謂舊時所繪神像,皆畫馬其上,以為神佛乘騎之用,故稱紙馬。又稱甲馬。參閱《舊唐書·王璵傳》、 清 王棠 《知新錄》卷八、 清 趙翼 《陔馀叢考·紙馬》。
引唐 谷神子 《博異志·王昌齡》:“見舟人言,乃命使賫酒脯、紙馬獻於大王。”
《西游記》第四八回:“﹝ 陳澄 等﹞祝罷,燒了紙馬,各回本宅不題。”
《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小的送這三牲紙馬,到墳上燒紙去。”
《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一進二門,當院里早預備下香燭,吉祥紙馬。”
國語辭典
紙馬[ zhǐ mǎ ]
⒈ ?印繪馬匹、神祇、佛像等供祭祀焚化的冥紙。
引元·無名氏《馮玉蘭·第二折》:「只等那船頭上燒了利市紙馬,分些神福,吃得醉飽了,便撐動篙來,開起船來。」
《儒林外史·第四回》:「就在胡老爹面前轉托僧官去約僧眾,并備香、燭、紙馬、寫法等事。」
分字解釋
※ "紙馬"的意思解釋、紙馬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這里綾羅綢緞、珠寶香料、香火紙馬、美酒佳茗不一而足,應有盡有,店內裝飾貴氣考究,進進出出的顧客衣著光鮮,襯托著京都天子腳下無與倫比的富麗堂皇。
2.雖說是為自家人辦事兒,但也馬虎不得,后世兒孫需披麻戴孝,行叩拜大禮,并向亡魂自罵不孝,驚擾了先人,燒紙人、紙馬、元寶、衣服等供先人地下享用。
相關詞語
- èr mǎ二馬
- yóu zhǐ油紙
- luó mǎ羅馬
- tiān mǎ天馬
- mǎ lì馬力
- yuè guāng mǎ月光馬
- mǎ bā èr馬八二
- mǎ kè馬克
- bǎo mǎ寶馬
- cè mǎ策馬
- cǎo zhǐ草紙
- pǐ mǎ匹馬
- chuò lù mǎ綽路馬
- mǎ chē馬車
- lì mǎ立馬
- yuè guāng zhǐ月光紙
- qí mǎ騎馬
- shàng mǎ上馬
- zhǐ jīn紙巾
- mǎ bǎi liáo馬百鷯
- mǎ lǐ馬里
- bō lí zhǐ玻璃紙
- máo cǎo zhǐ毛草紙
- mǎ bǎi liù馬百六
- mǎ lù馬路
- cè lǐ zhǐ側理紙
- xiǎo mǎ小馬
- mǎ jiǎ馬甲
- yǒu guāng zhǐ有光紙
- zhǐ cǎo shū紙草書
- qiān lǐ mǎ千里馬
- tú zhǐ圖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