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館

詞語解釋
三館[ sān guǎn ]
⒈ ?漢武帝時,丞相公孫弘開欽賢、翹材、接士三館,收羅人材。《西京雜記》卷四:“平津侯(公孫弘)自以布衣為宰相,乃開東合,營客館,以招天下士。其一曰欽賢館,以待大賢;次曰翹材賢,以待大才;次曰接士館,以待國士。”
⒉ ?唐有弘文(亦稱昭文)、集賢、史館三館,負責藏書、校書、修史等事項。宋因之,三館合一,并在崇文院中。
⒊ ?宋設廣文、大學、律學三館,以為教育士子的機構。見《宋史·選舉志三》。
引證解釋
⒈ ?漢武帝 時,丞相 公孫弘 開欽賢、翹材、接士三館,收羅人材。
引《西京雜記》卷四:“平津侯 ( 公孫弘 )自以布衣為宰相,乃開東閤,營客館,以招天下士。其一曰欽賢館,以待大賢;次曰翹材賢,以待大才;次曰接士館,以待國士。”
⒉ ?唐 有弘文(亦稱昭文)、集賢、史館三館,負責藏書、校書、修史等事項。 宋 因之,三館合一,并在崇文院中。參閱《舊唐書·職官志二》。
引宋 鄭樵 《通志·總序》:“欲三館無素餐之人,四庫無蠹魚之簡,千章萬卷,日見流通。”
⒊ ?宋 設廣文、大學、律學三館,以為教育士子的機構。見《宋史·選舉志三》。
國語辭典
三館[ sān guǎn ]
⒈ ?唐時昭文館、集賢院、史館。負責修史、藏書、校讎等事項。
引宋·費袞《梁谿漫志·卷二·三館館職》:「唐三館者,昭文館、史館、集賢院是也。」
⒉ ?用來教育士子的三機構。唐代以宏文、崇文、國子為三館;宋代以廣文、太學、律學為三館。
⒊ ?漢代公孫弘為招致人才而開的三個館。即欽賢、翹材、接士。
分字解釋
※ "三館"的意思解釋、三館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詞語
- sān sān zhì三三制
- sān mù三木
- sān zhì三至
- sān bǎi三百
- sān shēn diàn三身殿
- èr sān二三
- sì fāng guǎn四方館
- sān shēn三身
- chá guǎn茶館
- sān guó yǎn yì三國演義
- huì guǎn會館
- jù yuè sān bǎi距躍三百
- sān nián bì三年碧
- zǐ fāng guǎn紫方館
- sān fāng三方
- sān mín zhǔ yì三民主義
- guǎn cáng館藏
- sān guó三國
- sān jié三節
- sān bǎi qián三百錢
- sān lǐ wù三里霧
- sān sè jǐn三色堇
- sān zhèng三正
- pīn mìng sān láng拼命三郎
- yī èr sān一二三
- sān sè三色
- sān cì三次
- bó wù guǎn博物館
- sān sān liǎng liǎng三三兩兩
- sān gū三姑
- sān chǐ jiàn三尺劍
- sān biàn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