壅滯

詞語解釋
壅滯[ yōng zhì ]
⒈ ?阻隔;堵塞。
⒉ ?謂被壓抑而不得志。
⒊ ?積壓。
引證解釋
⒈ ?阻隔;堵塞。
引《魏書·太宗紀》:“九州之民,隔遠京邑,時有壅滯,守宰至不以聞?!?br />《鏡花緣》第三五回:“根源既清,中無壅滯,自然不至為患了。”
瞿秋白 《餓鄉紀程》九:“好一似病人四肢困頓……血氣壅滯,顏色死灰,奄奄就斃了?!?/span>
⒉ ?謂被壓抑而不得志。
引《后漢書·仲長統傳》:“故下土無壅滯之士,國朝無專貴之人?!?br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先恭王家訓》:“凡執權者,宜開人生路,不可博公直之名,致裁抑仕途,使進取之士壅滯怨望?!?/span>
⒊ ?積壓。
引《周書·獨孤信傳》:“先是,守宰闇弱,政令乖方,民有冤訟,歷年不能斷決。及 信 在州,事無壅滯?!?br />唐 吳兢 《貞觀政要·擇官》:“比來尚書省詔敕稽停,文案壅滯,臣誠庸劣,請述其源。”
明 劉基 《送月忽難明德江浙府總管謝病去官序》:“下車訪民瘼,按宿獄,凡壅滯不決者,皆笳鼓之徒。”
清 魏源 《籌鹺篇》:“其在四界內者,如所指州縣鹽過壅滯,許其就地呈明,改運鄰岸?!?/span>
國語辭典
壅滯[ yōng zhì ]
⒈ ?壅塞不通。也作「壅塞」。
引《晉書·卷六六·陶侃傳》:「筆翰如流,未嘗壅滯?!?br />《鏡花緣·第三五回》:「根源既清,中無壅滯,自然不至為患了?!?/span>
⒉ ?抑郁不得志。
引《后漢書·卷四九·仲長統傳》:「故下土無壅滯之士,國朝無專貴之人?!?/span>
分字解釋
※ "壅滯"的意思解釋、壅滯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捐監的影響惡劣,是導致明代中后期選法壅滯、學風日衰、社會腐敗的重要原因。
相關詞語
- yōng tǔ壅土
- zhì jì滯寂
- yōu zhì幽滯
- tíng zhì停滯
- zhì yì滯義
- yóu zhì尤滯
- zhì qíng滯情
- zhì xiǎng滯想
- shuǐ yōng ér kuì,shāng rén bì duō水壅而潰,傷人必多
- zhòng zhì重滯
- qiān zhì牽滯
- zhí zhì執滯
- zhì sòng滯訟
- zhì yǔ滯羽
- shěn zhì沈滯
- yǐn zhì隱滯
- chū zhì出滯
- dùn zhì頓滯
- zhì xiá滯瑕
- zhèn zhì振滯
- zhì lèi滯累
- dǐ zhì底滯
- yū zhì淤滯
- wēi zhì危滯
- sè zhì澀滯
- jiǎn zhì蹇滯
- zhì yú滯隅
- yōng péi壅培
- zhì shuō滯說
- zhì niàn滯念
- sàn zhì散滯
- è zhì厄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