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ǐ hè
注音ㄌ一ˇ ㄏㄜˋ
繁體李賀
⒈ ?(790—816)字長吉,唐代福昌(現(xiàn)在河南省宜陽西)人。南園,是李賀在家讀書的地方。他寫了《南園十三首》,慨嘆當時有許多作品不切合實用,悲秋一類詩文用在戰(zhàn)爭中無濟于事。
英Li He;
⒈ ?人名。(西元790~816)?字長吉,福昌(今河南省宜陽縣西)?人。唐代詩人。自幼聰穎過人,七歲能辭章,工于詩文。為詩不先立題,喜用奇字異辭,想像力豐富,風格獨特。憲宗時為協(xié)律郎。著有《昌谷集》。
1.讀李賀的詩,要含英咀華,仔細玩味,才能有所體會。
2.讀李賀的詩,要含英咀華,仔細玩味,才能有所體會。
3.李賀隨著眾人按照序齒逐一向前拜見,皆口稱世伯。
4.讀李賀的詩,要含英咀華,仔細玩味,方能有所體會。
5.讀李賀的詩,要含英咀華,仔細玩味,方能有所體會。
6.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李賀
7.讀李賀的詩,要含英咀華,仔細玩味,方能有所體會。
8.若南人妄以柳宗元為羅池神,而愈撰碑以實之;李賀父名晉,不應進士,而愈為賀作《諱辨》,令舉進士;又為《毛穎傳》,譏戲不近人情:此文章之甚紕繆者。
9.在詩的品位上,一個人要能兼顧白居易與李賀,韓愈與李白,才算是通達而平衡。
10.讀李賀的詩,要含英咀華,仔細玩味,才能有所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