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有應得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犯了這樣的罪;就應得到這樣的處罰。指罰當其罪。
出處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回:“今日卑職故違大人禁令,自知罪有應得。”
例子這個人以權謀私,貪污公款,受到法律的制裁,真是罪有應得。
基礎信息
拼音zuì yǒu yīng dé
注音ㄗㄨㄟˋ 一ㄡˇ 一ㄥ ㄉㄜˊ
繁體辠有應得
正音“應”,不能讀作“yìng”。
感情罪有應得是貶義詞。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辨形“得”,不能寫作“德”。
辨析罪有應得與“咎由自取”有別:罪有應得側重于形容應該受罰;語氣較重;“咎由自取”側重于形容自己遭受;語氣較輕。
謎語活該
近義詞自討苦吃、咎由自取、自食其果
反義詞罰不當罪
英語be a proper punishment for one's bad behaviour
俄語получать по заслугам(досталось поделом)
日語當然(とうぜん)罰(ばっ)せられるべきである
德語die verdiente Strafe bekommen
法語recevoir un chǎtiment mérité(mériter d'être puni)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殺人不眨眼(意思解釋)
- 寧為雞口,無為牛后(意思解釋)
- 同病相憐(意思解釋)
- 眾喣山動(意思解釋)
- 動蕩不定(意思解釋)
- 辭簡意足(意思解釋)
- 連編累牘(意思解釋)
- 投石問路(意思解釋)
- 心直口快(意思解釋)
- 野沒遺賢(意思解釋)
- 知其不可而為之(意思解釋)
- 神采奕奕(意思解釋)
- 危急關頭(意思解釋)
- 敲詐勒索(意思解釋)
- 正人君子(意思解釋)
- 酒能亂性(意思解釋)
- 拔苗助長(意思解釋)
- 氣吞牛斗(意思解釋)
- 大開方便之門(意思解釋)
- 融會貫通(意思解釋)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釋)
- 意興索然(意思解釋)
- 馬牛其風(意思解釋)
- 之子于歸(意思解釋)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意思解釋)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釋)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釋)
- 雅俗共賞(意思解釋)
※ 罪有應得的意思解釋、罪有應得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妖不勝德 | 比喻邪不壓正。 |
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 | 指為官聲名很壞,任憑人們笑罵,還是泰然自若當自己的官。 |
冰解的破 | 冰凍融解,箭靶射中。比喻問題解決,障礙消除。 |
綽有余裕 | 形容態度從容,不慌不忙的樣子。后也指能力、財力足夠而有剩余。 |
荒淫無恥 | 荒淫:貪酒好色。生活糜爛;不知羞恥。 |
暮史朝經 | 經:指儒家經典。晚上讀史書,早晨讀經書。形容勤奮好學。 |
兵無常勢 | 兵:戰爭;常:常規、不變;勢:形勢。指用兵作戰沒有一成不變的方式。指根據敵情采取靈活對策。 |
苦口之藥 | 苦口:口味苦。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比喻尖銳的批評,聽起來覺得不舒服,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 |
算盡錙銖 | 算:計算;錙銖:舊制1兩=4錙,1兩=24銖,比喻極其微小的數量。極微小的數量也要算。指苛斂錢財。 |
漚沫槿艷 | 漚:水泡;槿:木槿。晶瑩的水泡,艷麗的槿花。比喻短暫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萬里長城 | 指我國長城。也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現也比喻人民的軍隊。 |
結駟連騎 | 隨從、車馬眾多。形容排場闊綽。 |
詐奸不及 | 猶言十分奸詐。 |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 預:預先,指事先作好計劃或準備;立:成就;廢:敗壞。不論做什么事,事先有準備,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會失敗。 |
敷衍了事 | 敷衍:將就應付;不認真。了:了結。將就應付地把事辦了。指做事不認真;缺乏責任心。 |
發號施令 | 發、施:發布;下達;號:號令、命令。發布命令;下達指示;進行指揮。 |
吳下阿蒙 | 吳下:現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 |
羊質虎皮 | 質:本性。羊雖然披上虎皮,還是見到草就喜歡,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它的本性沒有變。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 |
立地書櫥 | 比喻人讀書多,學識文博。 |
膽大心小 | 形容辦事果斷,考慮周密。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 |
出師不利 | 師:軍隊。利:順利。出戰不順利。形容事情剛開始,就遭受敗績。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連聲叫苦。 |
單刀直入 | 單刀:短柄長刀;直:徑直;入:刺入。用短柄長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認準目標;勇猛向前。后比喻說話、辦事直截了當;不繞彎子。 |
哀兵必勝 | 哀兵: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一說“哀;憫也”。憐惜和慈愛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能奮起抗戰;必獲勝利。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 |
今夕何夕 | 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贊嘆語。謂此是良辰。 |
倒懸之急 | 倒懸:頭向下、腳向上懸掛著。比喻極其艱難、危險的困境。 |
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 | 舊時認為有知識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發生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