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權納賄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招權:弄權,攬權;納賄:接受賄賂。抓權力,受賄賂。
出處宋 葉紹翁《四朝聞見錄 臣寮雷孝友上言》:“遂招權納賄,其門如市?!?/p>
例子他父子濟惡,招權納賄,賣官鬻爵。(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第四十卷)
基礎信息
拼音zhāo quán nà huì
注音ㄓㄠ ㄑㄨㄢˊ ㄋㄚˋ ㄏㄨㄟˋ
繁體招権納賄
感情招權納賄是貶義詞。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招權納賂、招權納賕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意思解釋)
- 炙手可熱(意思解釋)
- 萬無一失(意思解釋)
- 自食其果(意思解釋)
- 紛亂如麻(意思解釋)
- 發號施令(意思解釋)
- 不治之癥(意思解釋)
- 氣吞牛斗(意思解釋)
- 眾建賢才(意思解釋)
- 凡夫俗子(意思解釋)
- 穩如泰山(意思解釋)
- 不在話下(意思解釋)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釋)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釋)
- 鷸蚌相爭(意思解釋)
- 伸手不見五指(意思解釋)
- 竹籃打水一場空(意思解釋)
- 餓殍滿道(意思解釋)
- 煙消云散(意思解釋)
- 斷子絕孫(意思解釋)
- 濫用職權(意思解釋)
- 淚眼愁眉(意思解釋)
- 亡羊補牢(意思解釋)
- 處安思危(意思解釋)
- 朽木死灰(意思解釋)
- 滅絕人性(意思解釋)
- 將相之器(意思解釋)
- 恣情縱欲(意思解釋)
※ 招權納賄的意思解釋、招權納賄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鬼怕惡人 | 比喻兇惡的人懼怕更兇惡者。 |
從俗浮沉 | 順著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夠隨著世俗或時勢的變化而變化。 |
形影相顧 | 形:形體;影:身影。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問。形容無依無靠,非常孤單。 |
枝對葉比 | 枝葉相對并列。比喻駢體文對偶句式。 |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 | 鬩:爭吵;墻:門屏。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部雖有分歧,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 |
處之泰然 | 處:處理;對待;之:代詞。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樣子。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沉著鎮定。也指對事情無動于衷。也作“泰然處之”。 |
患難與共 | 患難:危險艱苦的環境;與共:在一起。指在不利處境中共同承擔災難和困苦。 |
香草美人 | 舊時詩文中用以象征忠君愛國的思想。 |
炙手可熱 | 炙:烤。熱得燙手。比喻氣焰盛;權勢大。 |
遺形藏志 | 超脫形骸,舍棄心性,進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風流才子 | 風度瀟灑,才學出眾的人。 |
之死靡二 | 同“之死靡它”。 |
揚威耀武 | 見“揚威曜武”。 |
巧上加巧 | 指一時湊巧或指人更加靈巧。 |
花言巧語 | 原指鋪張修飾而無實際內容的言語或文辭。后指虛假而動聽的話;也指說虛假而動聽的話。 |
魚死網破 | 不是魚死;就是網破。指拼個你死我活。 |
儉以養德 | 節儉有助于養成質樸勤勞的德操。 |
風急浪高 | 形容風浪很大。 |
討價還價 | 賣主要價高;買主給價低;雙方要反復爭議?,F比喻在進行談判時反復爭議;或接受任務時講條件。 |
賢母良妻 | 見“賢妻良母”。 |
東施效顰 | 美女西施因病皺眉;顯得更美。鄰里丑女(后稱東施);機械地模仿;也皺起眉頭;結果這副苦相使她顯得更丑(效:模仿;顰:皺眉頭)。比喻不顧具體條件;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結果適得其反;顯得可笑。 |
聰明才智 | 聰明:耳聰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短壽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
男大當婚 |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親成家。 |
汗馬功勞 | 汗馬:戰馬奔馳出汗。指將士立下戰功。后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 |
善善惡惡 | 稱贊善事,憎惡壞事。形容人區別善惡,愛憎分明。 |
熱氣騰騰 | 熱氣:溫度高的氣體;騰騰:氣體不斷上升的樣子。原意為熱氣盛大。比喻情緒高漲;氣氛熱烈。 |
超然絕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謂遠過于尋常之輩。漢·班固《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方之古賢,實有倫序,采之于今,超然絕俗,誠社稷之蓍龜,大漢之棟甍?!彼巍り懹巍杜c姜特立書》:“《繭庵記》及《初營》、《落成》二詩,大老手筆,超然絕俗?!?/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