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旸時若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語本《書·洪范》:“曰肅,時雨若;曰乂,時旸若。”后用“雨旸時若”謂晴雨適時,氣候調和。
出處語本《書·洪范》:“曰肅,時雨若;曰乂,時旸若。”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二折:“雨旸時若在仁君,鼎鼐調和有大臣。”
例子清·薛福成《代李伯相再答朝鮮國相李裕元書》:“所幸入夏以來,雨旸時若。”
基礎信息
拼音yǔ yáng shí ruò
注音ㄩˇ 一ㄤˊ ㄕˊ ㄖㄨㄛˋ
繁體雨暘時若
感情雨旸時若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挑三揀四(意思解釋)
- 風流人物(意思解釋)
- 回心轉意(意思解釋)
- 逸游自恣(意思解釋)
- 和風細雨(意思解釋)
- 年少無知(意思解釋)
- 廢書而嘆(意思解釋)
- 撈一把(意思解釋)
- 反治其身(意思解釋)
- 囊螢照雪(意思解釋)
- 困而不學(意思解釋)
- 經緯天地(意思解釋)
- 水中撈月(意思解釋)
- 骨肉之親(意思解釋)
- 舉世無敵(意思解釋)
- 摧身碎首(意思解釋)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釋)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釋)
- 禮壞樂缺(意思解釋)
- 法不阿貴(意思解釋)
- 男大當婚(意思解釋)
- 念茲在茲(意思解釋)
- 輕重緩急(意思解釋)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釋)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釋)
- 止戈興仁(意思解釋)
- 無計可施(意思解釋)
- 餓殍滿道(意思解釋)
※ 雨旸時若的意思解釋、雨旸時若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正本溯源 | 正本:從根本上整頓;溯:尋找。從根本上整頓和尋找原因。 |
多多益善 | 益:更加;善:好。越多越好;不厭其多。 |
默不做聲 | 默:沉默。沉默不說一句話 |
杜絕言路 | 杜絕:斷絕,阻塞;言路:進言之路。堵塞和斷絕一切進言之路,指不納諫言。 |
不分青紅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
空費詞說 | 說的話別人不聽,等于白說。 |
一文不名 | 一文錢都沒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貧困。 |
野沒遺賢 | 見“野無遺賢”。 |
觸目皆是 | 觸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見到的都是。 |
不翼而飛 | 翼:翅膀;不翼:沒有翅膀。沒有翅膀就飛走了。形容消息等流傳迅速;也比喻東西突然不見了。也作“無翼而飛”。 |
性急口快 | 性子急,有話就說。 |
詐奸不及 | 猶言十分奸詐。 |
行不顧言 | 顧言:顧及自己所說的話。為人處事不守信用。 |
民不畏死 | 畏:懼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氣慨。 |
勝友如云 | 勝友:良友。許多良友聚集一處。 |
之子于歸 | 之子:這個女子;于歸: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捫心自問 | 捫:按;摸;心:胸口。摸著胸口;自己問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性命攸關 | 攸:所。形容事關重大,非常緊要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 鑠金:熔化金屬;積毀:積累的毀謗;銷骨:熔化骨頭。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 |
別有用心 |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現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 |
圓鑿方枘 | 鑿:榫眼;枘:榫頭。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頭上末下 | 第一次,初次。 |
遙遙無期 | 遙遙:很遠。指日期遙遠得很。說不定要到何年何月。 |
變態百出 | 形容事物形態變化之多。 |
拔毛連茹 | 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 |
角巾東路 | 《晉書·羊祜傳》:“嘗與從弟琇書曰:‘既定邊事,當角巾東路,歸故里,為容棺之墟。’”意謂辭官退隱,登東歸之路。后用以為歸隱的典故。 |
持之以恒 | 持:保持;堅持;之:代詞;指所要堅持的東西;恒:長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堅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
雙管齊下 | 管:筆;齊:同時。雙手執筆同時作畫。比喻為達到某個目的同時采取兩種措施或同時做兩件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