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民更始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跟人民一起又有新的開端。指除舊布新。
出處東漢 班固《漢書 武帝紀》:“朕嘉唐虞而樂殷周,據舊以鑒新。其赦天下,與民更始。”
例子高陽《金色曇花》:“溥儀在不得已朕只得準如所請,于宣統九年臨朝聽政,與民更始之后,刊出應興應革諸大端共九條,作為‘宣統皇帝’與‘天下臣民’的約法。
基礎信息
拼音yǔ mín gēng shǐ
注音ㄩˇ ㄇ一ㄣˊ ㄍㄥ ㄕˇ
繁體與民更始
正音“與”,不能讀作“yù”;“更”,不能讀作“gèng”。
感情與民更始是褒義詞。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含褒義。
辨形“始”,不能寫作“時”。
近義詞休戚與共、除舊布新、與民同樂
反義詞高高在上、橫征暴斂、魚肉鄉里
英語make a fresh start together with the whole nation(give the people a new deal)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疾如旋踵(意思解釋)
- 旦夕之間(意思解釋)
- 八斗之才(意思解釋)
- 誅求無度(意思解釋)
- 香草美人(意思解釋)
- 烏合之眾(意思解釋)
- 戶限為穿(意思解釋)
- 奇才異能(意思解釋)
- 屈指一算(意思解釋)
- 口快心直(意思解釋)
- 流離轉徙(意思解釋)
- 慌里慌張(意思解釋)
- 餓虎吞羊(意思解釋)
- 貧賤不能移(意思解釋)
- 空口無憑(意思解釋)
- 漚沫槿艷(意思解釋)
- 己溺己饑(意思解釋)
- 進讒害賢(意思解釋)
- 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意思解釋)
- 材雄德茂(意思解釋)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釋)
- 清風勁節(意思解釋)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意思解釋)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解釋)
- 淺見薄識(意思解釋)
- 止戈興仁(意思解釋)
- 師嚴道尊(意思解釋)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意思解釋)
※ 與民更始的意思解釋、與民更始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識文斷字 | 知曉文字。 |
旦夕之間 |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間,形容在很短時間內。 |
眾喣山動 | 眾人吹氣,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眾喣漂山”。 |
又紅又專 | 具有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又掌握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術。 |
暮史朝經 | 經:指儒家經典。晚上讀史書,早晨讀經書。形容勤奮好學。 |
止沸益薪 | 謂本欲止水沸騰,卻反而在鍋下加柴。喻所做與本來愿望相反。 |
極重不反 | 同“極重難返”。 |
歸十歸一 | 謂有條有理。 |
語重心長 | 重:鄭重。懇切話說得誠懇;有分量;心意深長。 |
度己失期 | 估計己經誤了期限。 |
不置可否 |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也作“不加可否。”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
嘰嘰喳喳 | 語音雜亂。 |
交臂歷指 | 交臂:兩手反縛;歷指:古代拶指的刑罰。象罪犯兩手反縛、受拶指的刑罰一般。形容痛苦萬狀,毫無自由。 |
聰明反被聰明誤 | 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 |
聰明才智 | 聰明:耳聰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醫術高明。也指將沒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來。 |
天網恢恢 | 比喻作惡的人一定難逃懲罰。 |
天作之合 |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結合。形容婚姻美滿稱心。也可用來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親密關系。 |
人盡其才 | 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才能。盡:全部用出。 |
臉黃肌瘦 | 臉色黃,肌體瘦。形容營養不良或有病的樣子。 |
五花八門 | 原指五行陣和八門陣。這是古代兩種戰術變化很多的陣勢。比喻變化多端或花樣繁多。 |
金蟬脫殼 | 金蟬:金黃色的知了;殼:堅硬的外皮。蟬變為成蟲時脫去原來的外殼。比喻用計脫身;使對方不能及時發覺。 |
勿謂言之不預 | 不要說事先沒有說過,表示事前已講明白。 |
久假不歸 | 假:借;歸:歸還。本指長期借用一直不歸還。后指長期告假不回來。 |
說來話長 | 表示事情很復雜,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清楚(多指不大愉快的事)。 |
專心致志 | 心里很專一;注意力集中。致:極盡;志:心意;志趣。 |
以身作則 | 身:自身;則:準則;榜樣。用自己的行動做出榜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