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盛危明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猶言居安思危。
出處明·陳繼儒《讀書鏡》第二卷:“夫憂盛危明,辟邪鎮(zhèn)惡,此皆臣子一念忠義所發(fā),誠不可已?!?/p>
例子《清史稿·仁宗紀(jì)》:“辛亥,詔曰:‘凡我君臣,當(dāng)以憂盛危明之心,不為茍且便安之計?!?/p>
基礎(chǔ)信息
拼音yōu shèng wēi míng
注音一ㄡ ㄕㄥˋ ㄨㄟ ㄇ一ㄥˊ
繁體憂盛危明
感情憂盛危明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處事。
近義詞居安思危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金不換(意思解釋)
- 學(xué)貫中西(意思解釋)
- 不正之風(fēng)(意思解釋)
- 致遠(yuǎn)恐泥(意思解釋)
- 用智鋪謀(意思解釋)
- 無妄之災(zāi)(意思解釋)
- 嚴(yán)陣以待(意思解釋)
- 裾馬襟牛(意思解釋)
- 窮途潦倒(意思解釋)
- 見多識廣(意思解釋)
- 心灰意冷(意思解釋)
- 名重一時(意思解釋)
- 空費詞說(意思解釋)
- 流離顛沛(意思解釋)
- 牝雞司晨(意思解釋)
- 促膝談心(意思解釋)
- 貧賤不能移(意思解釋)
- 成竹在胸(意思解釋)
- 囊螢照雪(意思解釋)
- 結(jié)駟連騎(意思解釋)
- 性急口快(意思解釋)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釋)
- 命與仇謀(意思解釋)
- 儉以養(yǎng)德(意思解釋)
- 纏綿悱惻(意思解釋)
- 罄竹難書(意思解釋)
- 死不開口(意思解釋)
- 斗水活鱗(意思解釋)
※ 憂盛危明的意思解釋、憂盛危明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聾者之歌 | 聾者學(xué)人唱歌,卻聽不到歌聲,無以自樂。形容模仿別人的行為,實際上并不了解其中真義。 |
青山綠水 | 泛稱美好山河。 |
逢人只說三分話 | 逢:遇見。指人與人互相欺瞞,不把實際情況或心里話說出來。 |
掉以輕心 | 掉:原意為搖擺;現(xiàn)只表示一種動作;無實義;輕心:漫不經(jīng)心。對事情采取輕率的漫不經(jīng)心的態(tài)度;不認(rèn)真當(dāng)回事。 |
饑腸轆轆 | 饑腸:饑餓的肚子;轆轆:象聲詞;車輪滾動的聲音。肚子餓得咕咕直響;形容十分饑餓。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語以外。指某種思想感情雖未說明卻能使人體會出來。 |
萬里長城 | 指我國長城。也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F(xiàn)也比喻人民的軍隊。 |
民不畏死 | 畏:懼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氣慨。 |
室徒四壁 | 猶言室內(nèi)空無一物。喻貧窮。 |
黑不溜秋 | 形容黑得很難看。 |
半夜三更 | 三更:舊時一夜分為五更;半夜子時為三更;即夜十一點至凌晨一點。 |
結(jié)纓伏劍 | 結(jié)纓:系上帽帶;伏劍:拔劍自刎。比喻為維護(hù)正義而獻(xiàn)身。 |
斷織勸學(xué) |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xué)。后比喻勸勉學(xué)習(xí)。 |
捫心自問 | 捫:按;摸;心:胸口。摸著胸口;自己問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似是而非 | 是:對;正確;非:不對;錯誤。好像是對的;實際上不對。指表面上相似;實際上不一樣。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超然物外 | 超然:脫離;不介入;物:客觀世界。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對現(xiàn)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不在話下 |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轉(zhuǎn)入別的情節(jié)。現(xiàn)多指事物輕微;不值得說或事情當(dāng)然是這樣;用不著說。 |
時運亨通 | 指時運好,諸事順利。 |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最好是避開。后指事情已經(jīng)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
始終一貫 | 自始至終都一樣。 |
高步通衢 | 見“高步云衢”。 |
冠履倒易 | 比喻上下位置顛倒,尊卑不分。 |
飽學(xué)之士 | 飽學(xué):學(xué)識淵博。指學(xué)識淵博的人。 |
久假不歸 | 假:借;歸:歸還。本指長期借用一直不歸還。后指長期告假不回來。 |
雙管齊下 | 管:筆;齊:同時。雙手執(zhí)筆同時作畫。比喻為達(dá)到某個目的同時采取兩種措施或同時做兩件事情。 |
一清二楚 | 十分明白、清楚。 |
貌合神離 | 貌:外表;神:內(nèi)心。指外表上一致;內(nèi)心里不一樣。形容表面上關(guān)系很融洽;而實際上各懷心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