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瞽引瞽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讓盲人給盲人引路。比喻讓愚昧無知的人去引導愚昧無知的人,只能使其更加迷惑。
出處太平天國·洪秀全《原道覺世訓》:“怪人佛老之徒出,自中魔計,以瞽引瞽,訛人以不可知之事,以售己詐……兼之魔鬼入心,遂造出無數怪誕邪說,迷惑害累世人?!?/p>
例子迨至妖胡竊天國,以瞽引瞽害愈深。中國近臺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醒世文》
基礎信息
拼音yǐ gǔ yǐn gǔ
注音一ˇ ㄍㄨˇ 一ㄣˇ ㄍㄨˇ
感情以瞽引瞽是貶義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比喻句。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落落大方(意思解釋)
- 催人淚下(意思解釋)
- 俯拾即是(意思解釋)
- 一夕一朝(意思解釋)
- 旦夕之間(意思解釋)
- 學以致用(意思解釋)
- 舉世混濁(意思解釋)
- 自己人(意思解釋)
- 匡亂反正(意思解釋)
- 兢兢戰戰(意思解釋)
- 作亂犯上(意思解釋)
- 安眉帶眼(意思解釋)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釋)
- 死不開口(意思解釋)
- 無關緊要(意思解釋)
- 珠玉之論(意思解釋)
- 熟能生巧(意思解釋)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釋)
- 牛驥同槽(意思解釋)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意思解釋)
- 膽大心小(意思解釋)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釋)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釋)
- 坐以待斃(意思解釋)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釋)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釋)
- 為虎作倀(意思解釋)
- 縱橫四海(意思解釋)
※ 以瞽引瞽的意思解釋、以瞽引瞽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恨鐵不成鋼 | 怨恨鐵不能被煉成鋼。形容對所期望的人要求嚴格;恨他不爭氣;迫切希望他變得更好。 |
含辛茹苦 | 茹:吃;辛:苦。形容備受艱難;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 |
眼空一世 | 整個時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 |
痛定思痛 | 悲痛的心情平靜下來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讓人震撼;也讓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靜。 |
光前耀后 | 光前:光興前業。光耀祖先,造福后代。 |
患難與共 | 患難:危險艱苦的環境;與共:在一起。指在不利處境中共同承擔災難和困苦。 |
疙里疙瘩 | 文字不通暢,物體不平滑很粗糙。 |
名重一時 | 一時期內名聲很大,受到廣泛重視。亦作“名震一時”、“名得當時”、“名噪一時”、“名傾一時”。 |
當機立斷 | 面臨緊急關頭;毫不猶豫地作出決斷。當:面臨;斷:決斷。 |
故步不離 | 故步:舊的步法。比喻因循守舊,安于現狀,不求上進。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 |
遁入空門 | 遁:逃遁;空門:指佛教,因佛教認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開塵世而入佛門。 |
困而不學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 |
風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禮節、習慣等。 |
倦鳥知還 |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 |
千絲萬縷 | 縷:線。千根絲;萬條線。形容兩者之間密切而復雜的聯系。 |
公才公望 | 才:才識;望:名望。才識名望可稱公輔的地位。 |
氣吞牛斗 | 牛:牽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氣魄很大。 |
死不開口 | 至死也不說話。指緘口不言 |
嘰嘰喳喳 | 語音雜亂。 |
令人作嘔 | 嘔:想吐;惡心。形容使人厭惡。 |
風虎云龍 | 虎嘯生風,龍起生云。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賢臣遇明君。 |
白首之心 | 老年時的壯志。 |
東施效顰 | 美女西施因病皺眉;顯得更美。鄰里丑女(后稱東施);機械地模仿;也皺起眉頭;結果這副苦相使她顯得更丑(效:模仿;顰:皺眉頭)。比喻不顧具體條件;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結果適得其反;顯得可笑。 |
叫苦連天 | 一聲接一聲地訴苦。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饑不擇食 | 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 |
綿里藏針 | 綿絮里邊藏著針。比喻外表溫柔;內心尖刻厲害;也比喻柔中有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