恤近忽遠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恤:周濟;忽:不重視。救濟自己親近的人,對不親近的人就不重視。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8回:“紹恤近忽遠,公慮無不周,此仁勝也。”
基礎信息
拼音xù jìn hū yuǎn
注音ㄒㄨˋ ㄐ一ㄣˋ ㄏㄨ ㄩㄢˇ
感情恤近忽遠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短褐不全(意思解釋)
- 心有余而力不足(意思解釋)
- 反求諸己(意思解釋)
- 以小見大(意思解釋)
- 褒善貶惡(意思解釋)
- 論黃數白(意思解釋)
- 誅求無度(意思解釋)
- 烏合之眾(意思解釋)
- 用心良苦(意思解釋)
- 飲水思源(意思解釋)
- 神采奕奕(意思解釋)
- 冠絕一時(意思解釋)
- 燕雀安知鴻鵠志(意思解釋)
- 女扮男裝(意思解釋)
- 國無寧日(意思解釋)
- 定國安邦(意思解釋)
- 遺世絕俗(意思解釋)
- 皮笑肉不笑(意思解釋)
- 恐后爭先(意思解釋)
- 刻不容緩(意思解釋)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釋)
- 空話連篇(意思解釋)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釋)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釋)
- 雙柑斗酒(意思解釋)
- 踵武前賢(意思解釋)
- 唯利是圖(意思解釋)
- 前赴后繼(意思解釋)
※ 恤近忽遠的意思解釋、恤近忽遠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 一旦掌了權,就發號施令,指手畫腳。 |
素昧平生 | 一向不了解。指與某人從來不認識。素:從來;昧:不明白;不了解。 |
光前耀后 | 光前:光興前業。光耀祖先,造福后代。 |
舉重若輕 | 舉起重物就像舉起輕東西那么容易。比喻能輕松地勝任繁重的工作。 |
暮史朝經 | 經:指儒家經典。晚上讀史書,早晨讀經書。形容勤奮好學。 |
百戰百勝 | 打一百次仗;勝一百次。形容善于作戰;所向無敵。 |
己溺己饑 | 亦作“己饑己溺”。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饑”或“己饑己溺”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
滿招損,謙受益 | 自滿會招致損失,謙虛可以得到益處。 |
信以為真 | 把假的當作真的。信:相信。 |
室徒四壁 | 猶言室內空無一物。喻貧窮。 |
有目共睹 | 睹:看見。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形容極其明顯。 |
吳頭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時是吳、楚兩國交界的地方,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楚地長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銜接。 |
鐵樹開花 | 比喻事情非常罕見或極難實現。鐵樹:也叫蘇錢;常綠喬木;好多年才開一次花。 |
婆婆媽媽 | 形容人動作瑣細,言語羅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敢不承命 | 敢:反語,“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 |
珠玉之論 | 形容精辟的言論,卓越的見解。 |
黃耳傳書 | 黃耳:犬名;書:書信。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后比喻傳遞家信。 |
凹凸不平 |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進的地方。 |
舉直錯枉 | 舉:選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錯:通“措”,廢棄,放棄。枉:彎曲,比喻邪惡之人。起用正直賢良,罷黜奸邪佞人。亦作“舉直厝枉”、“舉直措枉”。 |
珠還合浦 | 合浦:漢代郡名,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 |
學而優則仕 | 優:有余力,學習了還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學習成績優秀然后提拔當官。 |
似是而非 | 是:對;正確;非:不對;錯誤。好像是對的;實際上不對。指表面上相似;實際上不一樣。 |
足衣足食 | 衣食豐足。指生活富裕。 |
切樹倒根 | 比喻徹底。 |
雙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勝景。 |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同“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 九州:指全中國。月亮普照全中國,而人間苦樂不同,少數人過著吃喝玩樂奢侈豪華的生活,好多人卻過著饑寒交迫的苦日子。 |
戰不旋踵 | 旋:轉。踵:腳后跟。打仗時不向后轉。形容勇猛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