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故安常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指習慣于規。
出處陳熾《〈盛世危言〉序》:“中國乃閉關絕市而不能,習故安常而不可。”
基礎信息
拼音xí gù ān cháng
注音ㄒ一ˊ ㄍㄨˋ ㄢ ㄔㄤˊ
繁體習故安常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斷斷續續(意思解釋)
- 漏洞百出(意思解釋)
- 極重不反(意思解釋)
- 反老還童(意思解釋)
- 衣錦還鄉(意思解釋)
- 祖傳秘方(意思解釋)
- 國無寧日(意思解釋)
- 各行各業(意思解釋)
- 春光明媚(意思解釋)
- 心煩意亂(意思解釋)
- 意興索然(意思解釋)
- 錯落有致(意思解釋)
- 東施效顰(意思解釋)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釋)
- 安身立命(意思解釋)
- 念茲在茲(意思解釋)
- 地丑德齊(意思解釋)
- 清風勁節(意思解釋)
- 不合時宜(意思解釋)
- 鷸蚌相爭(意思解釋)
- 茍合取容(意思解釋)
- 無計可施(意思解釋)
- 憐香惜玉(意思解釋)
- 大勢所趨(意思解釋)
- 牛頭不對馬嘴(意思解釋)
- 高步通衢(意思解釋)
- 斷子絕孫(意思解釋)
- 經緯萬端(意思解釋)
※ 習故安常的意思解釋、習故安常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易放難收 | 話說出去容易,收回來就難了。 |
不敢茍同 | 茍:茍且。不敢隨便地同事。指對人對事抱慎重態度。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時刻《史記》等24部史書。比喻情況復雜,頭緒繁多,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 |
哀而不傷 | 哀:悲哀;傷:傷害;妨害;悲痛過分。①感情適度;悲哀而不過度傷心。后用來形容詩歌;音樂等含優雅哀調;卻又感情適度而不過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適度或無傷大雅。 |
故步不離 | 故步:舊的步法。比喻因循守舊,安于現狀,不求上進。 |
投石問路 | 原指夜間潛入某處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無反應,借以探測情況。后用以比喻進行試探。 |
飲水思源 | 喝水時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苦口之藥 | 苦口:口味苦。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比喻尖銳的批評,聽起來覺得不舒服,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 |
貧賤不能移 | 不會因生活貧困,地位卑微而改變自己的志向。 |
節哀順變 | 抑制哀傷,順應變故。用來慰唁死者家屬的話。 |
扶搖直上 | 扶搖:迅猛盤旋而上的旋風。乘著大旋風之勢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線上升。有時也比喻官職提升得很快。 |
黃雀銜環 | 黃雀銜著銀環以報答恩人。指報恩。 |
狹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沒有地方可讓。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 |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 比喻禮物雖然微薄,卻情誼深重。 |
指手劃腳 | 用手指;用腳劃。形容說話時用手腳示意;也比喻瞎指揮;亂加評論指責。 |
滿園春色 | 整個園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 |
捫心自問 | 捫:按;摸;心:胸口。摸著胸口;自己問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足衣足食 | 衣食豐足。指生活富裕。 |
不合時宜 | 時宜:當時的需要或時尚。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 |
伸手不見五指 | 形容光線非常暗,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 |
人盡其才 | 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才能。盡:全部用出。 |
淺見薄識 | 淺見:膚淺的見解。形容見聞不廣,知識貧乏。 |
惹是生非 |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爭事端。 |
流風馀俗 | 遺留的風氣、習俗。 |
倒載干戈 | 倒:把鋒刃向里倒插著;載:陳設,放置;干戈:古代的兩種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著放起來,比喻沒有戰爭,天下太平。 |
朝升暮合 | 零碎賣米。形容生活困難。 |
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 鮑魚:咸魚;肆:店鋪。如同進入咸魚店,時間一長就聞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環境對人的熏染和影響。 |
始終一貫 | 自始至終都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