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漏吞舟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網:漁網,比喻法網;吞舟:吞舟的大魚,比喻大奸。網里漏掉吞舟大魚。比喻法律太寬,使重大的罪犯也能漏網。
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酷吏列傳序》:“網漏于吞舟之魚,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例子明·劉若愚《<酌中志>自序》:“今外則網漏吞舟,內則桃僵李代。”
基礎信息
拼音wǎng lòu tūn zhōu
注音ㄨㄤˇ ㄌㄡˋ ㄊㄨㄣ ㄓㄡ
繁體網漏吞舟
感情網漏吞舟是貶義詞。
用法連動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英語(of laws) too mild (to punish criminal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所作所為(意思解釋)
- 人面獸心(意思解釋)
- 寧為雞口,毋為牛后(意思解釋)
- 躡手躡腳(意思解釋)
- 餓虎吞羊(意思解釋)
- 不攻自破(意思解釋)
- 通都大邑(意思解釋)
- 古色古香(意思解釋)
- 刀光劍影(意思解釋)
- 見危致命(意思解釋)
- 敷衍了事(意思解釋)
- 讜言直聲(意思解釋)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釋)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釋)
- 滿園春色(意思解釋)
- 風聲鶴唳(意思解釋)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釋)
- 粉墨登場(意思解釋)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釋)
- 牽腸掛肚(意思解釋)
- 屢試不爽(意思解釋)
- 愛毛反裘(意思解釋)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釋)
- 離本趣末(意思解釋)
- 叫苦不迭(意思解釋)
- 舉足輕重(意思解釋)
- 止戈興仁(意思解釋)
- 改惡向善(意思解釋)
※ 網漏吞舟的意思解釋、網漏吞舟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亦復如是 | 復:又,再。也是這樣。 |
嚴陣以待 | 嚴:嚴肅整齊;嚴陣:整齊嚴正的陣勢。擺好陣勢等待著。指做好充分戰斗準備;等著敵人。 |
遁世離俗 | 謂隱居而屏絕世俗往來。 |
學而時習之 | 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 |
天之驕子 | 驕子:寵兒。老天爺的寵兒。漢朝人因匈奴極為強盛而稱之為“天之驕子”;意即匈奴為天所驕寵。現指條件極其優越;特別幸運的人。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貢獻的人。 |
兵無常勢 | 兵:戰爭;常:常規、不變;勢:形勢。指用兵作戰沒有一成不變的方式。指根據敵情采取靈活對策。 |
云天霧地 |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
聊以自慰 |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軍;不暴露目標。后用以指休戰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 |
衣錦還鄉 | 衣:穿;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穿著華麗的衣服回到故鄉;表示向親鄰炫耀自己的富貴。 |
不能自拔 | 拔:擺脫。不能將自己拔出來。指陷進很深的境地;難以使自己從中解脫出來。 |
生公說法 | 生公:晉末高僧竺道生,世稱生公。竺道生解說佛法,能使頑石點頭。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 |
經史百子 | 經:經學,經書,儒家經典著作。史:史學,史書。百子:諸子百家之學。舊指各個方面的很需要學問。 |
心煩意亂 | 心情煩躁;思緒紛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煩:煩躁;意:心緒;心思。 |
之子于歸 | 之子:這個女子;于歸: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鮮血淋漓 |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樣子。形容鮮血流淌不止。 |
人面狗心 | ①《晉書·苻朗載記》:“朗曰:‘吏部為誰,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國寶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學低下的人。②猶言人面獸心。 |
充耳不聞 | 充:塞住;聞:聽。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聽別人的意見或勸告。 |
狂風暴雨 | 大風大雨。比喻聲勢猛烈或處境險惡。 |
赤膽忠心 | 赤:赤誠、真誠;忠:忠誠。形容很忠誠;有時也指非常真誠的心。也作“忠心赤膽”。 |
困獸猶斗 | 困獸:被圍困的野獸;猶:還、仍;斗:搏斗。被圍困的野獸還要搏斗。比喻陷于絕境的失敗者還要頑抗。 |
以夷制夷 | 夷: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使其相互沖突;削弱其力量。 |
面如土色 | 土色:灰黃色。臉色像泥土的顏色一樣。形容非常恐懼的樣子。 |
連車平斗 | 形容冗員很多。 |
風卷殘云 | 大風把殘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比喻把殘存的東西掃蕩干凈;也用來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 |
來因去果 | 指事情的來龍去脈。 |
一網打盡 | 比喻一個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徹底肅清。 |
絕裾而去 | 絕裾:扯斷衣襟。形容離去的態度十分堅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