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有后言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當面順從答應,背后進行非議。
出處《尚書·益稷》:“汝無面從,退有后言。”
例子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93回:“此時受罵,就未免有點退有后言了。”
基礎信息
拼音tuì yǒu hòu yán
注音ㄊㄨㄟˋ 一ㄡˇ ㄏㄡˋ 一ㄢˊ
繁體退有後言
感情退有后言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指兩面三刀。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撥云見日(意思解釋)
- 野心勃勃(意思解釋)
- 奇才異能(意思解釋)
- 喟然長嘆(意思解釋)
- 萬里長城(意思解釋)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釋)
- 直搗黃龍(意思解釋)
- 偶一為之(意思解釋)
- 春冰虎尾(意思解釋)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釋)
- 妻兒老少(意思解釋)
- 文山會海(意思解釋)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意思解釋)
- 令人作嘔(意思解釋)
- 通俗易懂(意思解釋)
- 風虎云龍(意思解釋)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釋)
- 善善惡惡(意思解釋)
- 屢試不爽(意思解釋)
- 踵武前賢(意思解釋)
- 愛毛反裘(意思解釋)
- 迷離惝恍(意思解釋)
- 草滿囹圄(意思解釋)
- 雞口牛后(意思解釋)
- 雅俗共賞(意思解釋)
- 似曾相識(意思解釋)
- 撥亂濟危(意思解釋)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釋)
※ 退有后言的意思解釋、退有后言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歌功頌德 | 頌揚功績和德行。現多含阿諛奉承的意思。功:功績。德:德行。 |
謹小慎微 | 原指對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謹慎小心的態度;形容非常謹慎。現指對細小的問題過分小心;流于畏縮。 |
支支吾吾 | 亦作“支支梧梧”。謂說話吞吞吐吐,含混躲閃。 |
筋疲力竭 | 筋:筋骨;疲:疲勞。形容非常疲乏。 |
裾馬襟牛 | 像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沒有頭腦和無知。亦作“襟裾馬牛”。 |
走馬觀花 | 騎在跑著的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觀察了解。走:跑。 |
楊柳依依 | 楊柳:古詩文中楊柳通用,泛指柳樹。依依:輕柔的樣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贈,表示依依惜別。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別之情。 |
暮史朝經 | 經:指儒家經典。晚上讀史書,早晨讀經書。形容勤奮好學。 |
臨危受命 | 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 |
九霄云外 | 九霄:天的最高處。比喻無限高遠的地方。 |
拋磚引玉 | 拋出磚頭;引來白玉。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引出別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見或作品。常用作謙詞。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擊;自己就破滅了。多指不正確的理論或謠言未經批駁;就露出破綻;站不住腳了。 |
多情善感 | 感情豐富,容易傷感。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內心。外表和內心一個樣。外表與內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論、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 |
發號施令 | 發、施:發布;下達;號:號令、命令。發布命令;下達指示;進行指揮。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內容充實。 |
不置可否 |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也作“不加可否。” |
敢不承命 | 敢:反語,“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 |
通今達古 | 同“通今博古”。 |
將功折罪 | 將:拿;用;折:抵償。用功勞來抵償罪過。 |
古往今來 | 從古代到現在。泛指很長一段時間。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對的;其是:他自己認為是對的。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動不一致。 |
家破人亡 | 家園被毀;親人死亡。形容家庭慘遭不幸。 |
立地書櫥 | 比喻人讀書多,學識文博。 |
信口開河 | 隨口亂說一氣。指說話沒有根據;不可靠。信口:隨口;開河:指說話時嘴唇張合。 |
樂以忘憂 |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 |
如出一轍 | 轍:車轍;車輪壓出的痕跡。象出自同一個車轍。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 |
背鄉離井 | 指遠離家鄉,流落他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