翹足可待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翹足:抬起腳。一舉足的時間內即可等到。比喻很快就能實現。
出處清·夏燮《中西紀事·庚申換約之役》:“種種危亡,翹足可待,又安有掃蕩廓清之日。”
基礎信息
拼音qiào zú kě dài
注音ㄑ一ㄠˋ ㄗㄨˊ ㄎㄜˇ ㄉㄞˋ
繁體翹足可待
感情翹足可待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比喻很快就能實現。
近義詞翹足而待、翹首可待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十萬火急(意思解釋)
- 逍遙法外(意思解釋)
- 手下留情(意思解釋)
- 翹尾巴(意思解釋)
- 大名鼎鼎(意思解釋)
- 齊頭并進(意思解釋)
- 掉舌鼓唇(意思解釋)
- 陌路相逢(意思解釋)
- 骨肉離散(意思解釋)
- 大惑不解(意思解釋)
- 外圓內方(意思解釋)
- 損人不利己(意思解釋)
- 大包大攬(意思解釋)
- 銷聲匿跡(意思解釋)
- 遺形藏志(意思解釋)
- 有去無回(意思解釋)
- 天昏地暗(意思解釋)
- 愛才如渴(意思解釋)
- 兢兢戰戰(意思解釋)
- 撈一把(意思解釋)
- 親上成親(意思解釋)
- 倦鳥知還(意思解釋)
- 連珠炮(意思解釋)
- 飽食暖衣(意思解釋)
- 流里流氣(意思解釋)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釋)
- 心煩意亂(意思解釋)
- 度德量力(意思解釋)
※ 翹足可待的意思解釋、翹足可待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邇安遠至 | 邇:近處。指近處的人安樂,遠處的人來歸附。形容政治清明。 |
一時一刻 | 指非常短暫的時間。 |
斗方名士 | 斗方:一二尺見方的詩幅或書畫頁;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寫詩或作畫以標榜的“名士”。舊指冒充風雅的人。 |
默不做聲 | 默:沉默。沉默不說一句話 |
首身分離 | 首:頭。頭和身體分開了。指被砍頭。 |
空穴來風 | 穴:洞、孔;來:招致。有了空隙就會招致風吹來。比喻流言乘機傳開來;或比喻消息或傳說不是完全沒有來由。 |
暮史朝經 | 經:指儒家經典。晚上讀史書,早晨讀經書。形容勤奮好學。 |
龍騰虎躍 | 騰、躍:跳起;跳躍。像龍那樣飛騰;像虎那樣跳躍。形容非常活躍的姿態。也作“龍跳虎躍。” |
同心合力 | 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
反治其身 | 治:整治;身:身體;其身:自身。反而整治自身。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別人的方法所治服。 |
穩操勝券 | 穩:穩當地;操:拿著;掌握。穩穩地拿著勝利的憑證。比喻有勝利的把握。 |
行不顧言 | 顧言:顧及自己所說的話。為人處事不守信用。 |
民不畏死 | 畏:懼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氣慨。 |
弟子孩兒 |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養的。 |
公才公望 | 才:才識;望:名望。才識名望可稱公輔的地位。 |
香火姻緣 |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香火因緣”。《北史·陸法和傳》:“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王位?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且主上應有報至,故救援耳。” |
目無全牛 |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 |
天網恢恢 | 比喻作惡的人一定難逃懲罰。 |
斷章截句 | 不顧上下文義,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彎曲原意。斷、截:割裂。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 |
今古奇觀 | 奇觀:奇異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見的事。 |
眾所瞻望 |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為大家所敬仰。 |
束身受命 | 束身:約束自身,不放縱。比喻投案。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后、聽從命令。 |
老牛舐犢 | 舐:舔;犢:小牛。老牛舔著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憐愛兒女。 |
望塵靡及 | 見“望塵莫及”。 |
無所畏懼 | 畏懼:害怕。沒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
紛紅駭綠 | 紛:紛披;紅:指紅花;駭:散亂;綠:指綠葉。紛披散亂的紅花綠葉。形容花草樹木隨風擺動。 |
甘拜下風 |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自認不如對方;表示真心佩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