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窟狼窩的成語故事

拼音hǔ kū láng wō
基本解釋窟:洞穴。比喻極其危險的地方。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37回:“不是宋江來和這人廝見,有分教,江州城里,翻為虎窟狼窩。”
暫未找到成語虎窟狼窩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虎窟狼窩)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遲疑不決 | 《隋書 段文振傳》:“遲疑不決,非上策也。” |
動天地,感鬼神 | 金·元好問《陶然集詩序》:“詩之極致,可以動天地,感鬼神。” |
窮年累世 | 《荀子 榮辱》:“然而窮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元·許名奎《忍經》:“堯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敬業(yè)樂群 | 西漢 戴圣《禮記 學記》:“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yè)樂群。” |
引鬼上門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吾本等好意,卻叫得‘引鬼上門’,我而今不便追究,只不理他罷了。” |
齊頭并進 | 周恩來《在上海科學技術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實事求是,循序前進,齊頭并進,迎頭趕上。” |
戒驕戒躁 |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戒驕戒躁,永遠保持謙虛進取的精神。” |
防患于未然 | 《周易 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樂府詩集 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
德容言功 | 語出《禮記·昏義》。見“德言容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