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繆繩違的成語故事

拼音jiū miù shéng wéi
基本解釋糾:督察,糾正;繆:同“謬”,錯誤;繩:糾正;違:過失。糾正錯誤與過失。
出處《舊五代史·崔沂傳》:“入梁,為御史司憲,糾繆繩違,不避豪右。”
暫未找到成語糾繆繩違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糾繆繩違)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物美價廉 | 清 吳趼人《近十年之怪現狀》第十回:“蘇州有個朋友寫信來,要印一部書。久仰貴局的價廉物美,所以特來求教。” |
謹小慎微 | 漢 劉安《淮南子 人間訓》:“圣人敬小慎微,動不失時。” |
自命不凡 | 清 淮陰百一居士《壺天錄》:“婁縣沈童者,年甫冠,習帖括,自命不凡,有太阿出匣遽化長虹之概。” |
形影相吊 | 三國 魏 曹植《上責躬詩表》:“形影相吊,五情愧赧。” |
專心一志 | 先秦 荀況《荀子 性惡》:“今使涂之人伏術為學,專心一志,思索熟察,加日縣久,積善而不息,則通于神明,參于天地矣。” |
斷香零玉 | 清·洪昇《長生殿·尸解》:“這是我斷香零玉沉埋處,好結果一場廝耨,空落得薄命留。”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宋 祝穆《方輿勝覽 眉州 磨針溪》:“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
共商國是 | |
一竅不通 |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過理》:“殺比干而視其心,不適也。孔子聞之曰:‘其竅通,則比干不死矣。’”高誘注:“紂性不仁,心不通,安于為惡,殺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竅通則比干不見殺也。” |
離奇古怪 | 蘇曼殊《與劉三書》:“曼近日所遭,離奇古怪,待長者今冬回申,當極談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