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毀為罰的成語故事

拼音yǐ huǐ wéi fá
基本解釋根據(jù)人們的非毀給以懲罰。參見“以譽(yù)為賞”。
出處《管子·明法》:“是故官之失其治也,是主以譽(yù)為賞,以毀為罰也,然則喜賞惡罰之人離公道而行私術(shù)矣。”尹知章注:“以毀譽(yù)為賞罰,則官自然失理。”
暫未找到成語以毀為罰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以毀為罰)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初出茅廬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9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笑談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 |
安內(nèi)攘外 | 漢 張仲景《傷寒論 太陽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內(nèi)攘外之能。” |
響答影隨 |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117卷:“由是論之,罪福報(bào)應(yīng),猶響答影隨,不差毫末。” |
人才濟(jì)濟(jì)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62回:“閏臣見人才濟(jì)濟(jì),十分歡悅。” |
翩翩起舞 | 唐 李白《高句驪》:“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 |
走馬觀花 | 唐 孟郊《登科后》詩:“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
昂首挺胸 | 《上饒集中營 浩氣長存》:“個個視死如歸,堅(jiān)貞不屈,昂首挺胸站在那里。” |
舉賢任能 | 《禮記 大傳》:“三曰舉賢,四曰使能。” |
遁入空門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看破的,遁入空門,我聽見,并不驚異。” |
空口無憑 | 清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27回:“空口無憑的話,門生也不敢朝著老師來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