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漸防微的成語故事

拼音dù jiàn fáng wēi
基本解釋杜:堵住;漸:指事物的開端;微:微小。錯誤或壞事剛冒頭就及時制止,不讓它發展。
出處晉 葛洪《抱樸子 明本》:“昔之達人,杜漸防微,色斯而逝,夜不待旦。”
杜漸防微的典故
丁鴻,東漢時人。自幼聰明好學,對經書很有研究。其父死后,父親的爵位按當時的世襲傳統應由作為長子的他繼承,但他卻上書朝廷要把爵位讓給他弟弟,他自己外出躲了起來。后來,朝廷不允,他在外被人發現,經反復勸說,才回到家中,接受了皇帝的敕封。
到了和帝劉肇繼位時,劉肇因年幼無能,大權由竇太后執掌。當時,竇太后的哥哥竇憲官居大將軍,職位非常顯要,他拉幫結伙,把竇家兄弟紛紛安排到了重要的職位上,相互勾結,為非作歹,朝廷實際上成了竇家天下。丁鴻見了很著急。他利用那年發生日蝕,古代人認為是不祥之兆的機會,勸說皇帝趁竇家兄弟權勢還不大的時候,及早制止,以防患于未然。他上奏皇帝說:皇上如果親自負責治理國家,發現壞事的苗頭,就及時地制止它、杜絕它。這樣,兇險就可以避免,禍害就可消除。他還進一步舉例說:巖石的破壞,是因為涓涓細水的侵蝕;能遮蔽陽光的樹木,是嫩綠的幼苗長成,事情在開始的時候容易制止,等發展壯大了,就難以除掉了。丁鴻的話,正合和帝的心意,和帝本來就有大權旁落的感覺。于是,他罷免了竇憲的官職。竇憲被迫自殺。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杜漸防微)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兒女情多 | 唐 盧照鄰《五悲文 悲窮通》:“項羽帳中之飲,荊卿易水之歌,何壯夫之懦節,伊兒女之情多。” |
脆而不堅 | 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華而不實,脆而不堅。” |
窮鄉僻壤 | 宋 曾鞏《敘盜》:“窮鄉僻壤、大川長谷之間,自中家以上,日暮持錢,無告糴之所。” |
無法無天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珍大奶奶是個老實頭,個個人都叫他養得無法無天的。” |
寧為雞口,毋為牛后 | 章炳麟《社會通詮商兌》:“寧為雞口,毋為牛后,與使他人啖我而飽也,寧自啖而不足。” |
夫唱婦隨 | 《關尹子 三極》:“天下之理,夫者唱,婦者隨。” |
成竹在胸 | 宋 蘇軾《文與可畫筼簹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 |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30回:“兄弟鬩墻,外御其侮。蝸角紛爭,惟利是務。” |
不置可否 | 宋 汪藻《浮溪集》:“惟恐失人主之意,于政事無所可否。” |
勝友如云 |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十旬休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