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學(xué)步的成語故事

拼音hán dān xué bù
基本解釋邯鄲:戰(zhàn)國時趙國的都城;步:邁步走路。步伐;相傳戰(zhàn)國時趙國人走路的步伐、姿勢特別優(yōu)美大方;威武好看。燕國壽陵地方有幾個年輕人結(jié)伴到趙國去學(xué)習(xí)邯鄲人的走路姿勢。結(jié)果不但沒有把趙國人的走路姿勢學(xué)到手;反而連自己原來的走法也忘記了;只好爬著回去。比喻模仿別人不成;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技能丟掉了。
出處莊周《莊子 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余子之學(xué)行于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p>
相傳在兩千年前,燕國壽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壽陵少年吧! 這位壽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論長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經(jīng)常無緣無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飯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見什么學(xué)什么,學(xué)一樣丟一樣,雖然花樣翻新,卻始終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該是什么模樣。 家里的人勸他改一改這個毛病,他以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 親戚、鄰居們,說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聽不進(jìn)去。日久天長,他竟懷疑自己該不該這樣走路,越看越覺得自己走路的姿勢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幾個人說說笑笑,只聽得有人說邯鄲人走路姿勢那叫美。他一聽,對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聽個明白。不料想,那幾個人看見他,一陣大笑之后揚長而去。 邯鄲人走路的姿勢究竟怎樣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來。這成了他的心病。終于有一天,他瞞著家人,跑到遙遠(yuǎn)的邯鄲學(xué)走路去了。 一到邯鄲,他感到處處新鮮,簡直令人眼花繚亂??吹叫『⒆呗?,他覺得活潑、美,學(xué);看見老人走路,他覺得穩(wěn)重,學(xué);看到婦女走路,搖擺多姿,學(xué)。就這樣,不過半月光景,他連走路也不會了,路費也花光了,只好爬著回去了。
邯鄲學(xué)步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邯鄲學(xué)步)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舍安就危 | 宋·蘇舜欽《上范希文書》:“延州逼近賊鋒,而能舍安逸以就危隘,雖古人不逮也?!?/td> |
狐群狗黨 | 元 尚仲賢《氣英布》第四折:“咱若不是扶劉鋤項,逐著那狐群狗黨,兀良怎顯得咱這黥面當(dāng)王!” |
嫁狗隨狗 | 宋 陳造《題六幺后》:“蘭摧蕙枯昆玉碎,不如人家嫁狗隨狗雞隨雞。” |
林下風(fēng)致 | 《宣和書譜·婦人薛濤》:“婦人薛濤,成都倡婦也。以詩名利時,雖失身卑下,而有林下風(fēng)致,故詞翰一出,則人爭傳以為玩。” |
故家喬木 | 《儒林外史》第四回:“余大先生道:‘自古說:“故家喬木?!惫徊徊睢>腿缱鸶@燈,我縣里沒不第二副?!?/td> |
火樹銀花 | 唐 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td> |
形影相顧 | 《晉書·桓溫傳》:“省之惋愕,不解所由,形影相顧,隕越無地?!?/td> |
鑿壁借光 | 晉·葛洪《西京雜記》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學(xué)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td> |
拋磚引玉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時有一僧便出,禮拜,師曰:‘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墜子。’” |
咄咄逼人 | 晉 衛(wèi)鑠《與釋某書》:“衛(wèi)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學(xué)衛(wèi)真書,咄咄逼人?!?/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