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服貼貼的成語故事

拼音fú fú tiē tiē
基本解釋指讓人信服或物品平整。
出處毛澤東《做革命的促進派》:“我們?nèi)〉媚敲创蟮膭倮思曳N貼,敲鑼打鼓。”
服服貼貼的典故
蔣門神依仗張團練的勢力霸占施恩的酒店,施恩向武松報告蔣門神在快活林中搶奪他的酒店,稱王稱霸,求武松去幫忙討回酒店。武松十分氣憤,就隨施恩一起去快活林,痛打蔣門神,把蔣門神收拾得服服貼貼,乖乖將酒店退回給施恩。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服服貼貼)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勢不可當 | 《晉書 郗鑒傳》:“群逆縱逸,其勢不可當,可以算屈,難以力競。” |
繪影繪聲 | 清 憂患余生《<官場現(xiàn)形記>序》:“而壹意孤行,為若輩繪影繪聲,定一不磨之鐵案。” |
論黃數(shù)白 | 明·丘濬《投筆記·投筆空回》:“笑弩駘言不遜,論黃數(shù)白不堪聽。” |
蠢蠢欲動 | 南朝 宋 劉敬叔《異苑 句容水脈》:“掘得一黑物,無有首尾,形如數(shù)百斛舡,長數(shù)十丈,蠢蠢而動。” |
揮霍無度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102回:“因為兒子豹英一向揮霍無度,不敢交與他。” |
算無遺策 | 《晉書 桓玄傳》:“自謂經(jīng)略指授,算無遺策。” |
舉重若輕 | 清 趙翼《甌北詩話》:“坡詩不尚雄杰一派,其絕人處,在乎議論英爽,筆鋒精銳,舉重若輕,讀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
明爭暗斗 | 馮玉祥《我的生活》:“于是兩方明爭暗斗,各不相讓,一天利害一天,鬧成所謂‘府院之爭’。” |
屈指一算 | 曾樸《孽海花》第四回:“匆匆過了中秋,雯青屈指一算,那天正是出場的末日。” |
百戰(zhàn)百勝 | 先秦 管仲《管子 七法》:“是故以眾擊寡,以治擊亂,以富擊貧,以能擊不能,以教卒練士擊驅(qū)眾白徒,故十戰(zhàn)十勝,百戰(zhàn)百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