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無諱的成語(yǔ)故事

拼音zhí yán wú huì
基本解釋直率地說話,無所隱諱。
出處語(yǔ)出《晏子春秋·外篇上二二》:“晏子相景公,其論人也,見賢而進(jìn)士,不同君所欲;見不善而廢之,不辟君所愛;行已而無私,直言而無諱。”
暫未找到成語(yǔ)直言無諱 的典故!
更多成語(yǔ)出處和典故
※ 與(直言無諱)相關(guān)的成語(yǔ)及歷史出處:
成語(yǔ) | 歷史出處 |
---|---|
披肝瀝膽 | 唐 劉賁《應(yīng)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策》:“或有以系危之機(jī),兆存亡之變者,臣清披肝瀝膽,為陛下別白而重言之。” |
順口溜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六章:“群眾中廣泛流傳的幾句順口溜形象地概括了眼下的形勢(shì):上面放,下面望,中間有些頂門杠!” |
鍥而不舍 | 先秦 荀況《荀子 勸學(xué)》:“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
德容言功 | 語(yǔ)出《禮記·昏義》。見“德言容功”。 |
算無遺策 | 《晉書 桓玄傳》:“自謂經(jīng)略指授,算無遺策。” |
勞民傷財(cái) | 《元史 李元禮傳》:“而又勞民傷財(cái),以奉土木。” |
高步闊視 | 清·袁枚《新齊諧·冷秋江》:“果見一丈夫魋肩昂背,高步闊視,持大扇擊手作拍板,口唱《大江東》,于于然來。群鬼盡散。” |
繁文縟節(jié) | 宋 蘇軾《上圓丘合祭卞議》:“省去繁文末節(jié),則一歲可以再郊。” |
必由之路 |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宋 朱熹注:“義者行事之宜,謂認(rèn)路,則可以見其為出入往來必由之路,而不可須臾舍矣。” |
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 | 蘇青《結(jié)婚十年》第四章:“于是我急得在房中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出去呢?不出去呢?換衣服呢?還是不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