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逸無悶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見“遁世無悶”。
出處南朝·梁·江淹《無為論》:“欲使自天佑之,吉無不利,舒卷隨取,進退自然,遁逸無悶,幽居永貞,亦何榮乎?”
基礎信息
拼音dùn yì wú mèn
注音ㄉㄨㄣˋ 一ˋ ㄨˊ ㄇㄣˋ
繁體遯逸無悶
感情遁逸無悶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人處世。
近義詞遁世無悶、遁俗無悶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心有余而力不足(意思解釋)
- 輪扁斫輪(意思解釋)
- 一夕一朝(意思解釋)
- 秋水伊人(意思解釋)
- 論黃數白(意思解釋)
- 屈指一算(意思解釋)
- 仰屋著書(意思解釋)
- 連編累牘(意思解釋)
- 兵荒馬亂(意思解釋)
- 躡手躡腳(意思解釋)
- 玉卮無當(意思解釋)
- 咄咄逼人(意思解釋)
- 十羊九牧(意思解釋)
- 性急口快(意思解釋)
- 昂藏七尺(意思解釋)
- 燕雀安知鴻鵠志(意思解釋)
- 白發蒼蒼(意思解釋)
- 比眾不同(意思解釋)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釋)
- 時不我待(意思解釋)
- 捫心自問(意思解釋)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意思解釋)
- 勤學苦練(意思解釋)
- 短壽促命(意思解釋)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釋)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釋)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釋)
- 汲汲顧影(意思解釋)
※ 遁逸無悶的意思解釋、遁逸無悶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金不換 | 即使用金子來也不換,形容極為可貴。 |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高 | 讓:推辭,拒絕。泰山不排除細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
大有可為 | 事情很值得做;很有開拓或發展有前途。 |
致遠恐泥 | 致遠:到達遠方,比喻委以重任;泥:阻滯拘泥,難行??峙路恋K實現遠大目標。比喻小技無補于大業。 |
鐵郭金城 | 比喻設防堅固的城池。 |
處之泰然 | 處:處理;對待;之:代詞。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樣子。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沉著鎮定。也指對事情無動于衷。也作“泰然處之”。 |
先聲奪人 | 聲:聲勢;奪人:指動搖人心。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 |
殺雞取卵 | 殺了雞取出雞蛋。比喻貪圖眼前的一點好處;而損害長遠的利益。 |
鴻鵠將至 | 鴻鵠:天鵝。指學習不專心?,F表示將有所得。 |
叫化子 | 乞丐。 |
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達的大都會、大城市。 |
萬馬奔騰 | 像無數匹馬奔跑跳躍。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奔騰:跳躍著奔跑。 |
角巾素服 | |
火燭銀花 | 猶火樹銀花。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 |
離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 |
扶搖直上 | 扶搖:迅猛盤旋而上的旋風。乘著大旋風之勢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線上升。有時也比喻官職提升得很快。 |
斗水活鱗 | 語本《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鱗”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一鼓作氣 | 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士氣。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風聲鶴唳 | 唳:鶴鳴聲。風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擾。 |
時不我待 |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指要抓緊時間。 |
生知安行 |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 |
輕重緩急 | 緩:慢;不急。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 |
會少離多 | 相會少,別離多。感慨人生聚散無?;騽e離之苦。 |
不在話下 |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轉入別的情節?,F多指事物輕微;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用不著說。 |
足不出門 | 同“足不出戶”。 |
移日卜夜 | 指晝夜相繼。 |
扣人心弦 |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也作“動人心弦”。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 |
逢人說項 |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