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敗利鈍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利:鋒利;順利;鈍:不鋒利;不順利。指事業(yè)的成功或失敗;順利或挫折。泛指處事的各種情況和結(jié)果。也作“成敗得失”。
出處三國 蜀 諸葛亮《后出師表》:“臣鞠躬盡力,死而后已,至于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例子成敗利鈍,在此一舉。(清 陳忱《水滸后傳》第三十三回)
基礎(chǔ)信息
拼音chéng bài lì dùn
注音ㄔㄥˊ ㄅㄞˋ ㄌ一ˋ ㄉㄨㄣˋ
繁體成敗利鈍
正音“成”,不能讀作“céng”。
感情成敗利鈍是中性詞。
用法聯(lián)合式;作主語、賓語;向做事的人說明利害關(guān)系。
辨形“鈍”,不能寫作“頓”。
近義詞成敗得失
英語successes and failures(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日語成功か失敗か,好運(yùn)(こううん)か不運(yùn)(ふうん)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旁敲側(cè)擊(意思解釋)
- 眼空一世(意思解釋)
- 取長補(bǔ)短(意思解釋)
- 青山綠水(意思解釋)
- 筋疲力竭(意思解釋)
- 先聲奪人(意思解釋)
- 香銷玉沉(意思解釋)
- 白日見鬼(意思解釋)
- 肝膽欲碎(意思解釋)
- 繁文縟節(jié)(意思解釋)
- 止沸益薪(意思解釋)
- 親上成親(意思解釋)
- 離弦走板(意思解釋)
- 衣錦還鄉(xiāng)(意思解釋)
- 光前裕后(意思解釋)
- 塵外孤標(biāo)(意思解釋)
- 鐵樹開花(意思解釋)
- 戰(zhàn)天斗地(意思解釋)
- 比眾不同(意思解釋)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釋)
- 各行各業(yè)(意思解釋)
- 事與愿違(意思解釋)
- 風(fēng)虎云龍(意思解釋)
- 口墜天花(意思解釋)
- 綿里藏針(意思解釋)
- 地丑德齊(意思解釋)
- 氣味相投(意思解釋)
- 過門不入(意思解釋)
※ 成敗利鈍的意思解釋、成敗利鈍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早出晚歸 | 早晨出動(dòng),晚上歸來。 |
價(jià)值連城 | 價(jià):價(jià)格;連城:連成一片的好多城池。形容物品很珍貴;價(jià)值很高。 |
氣充志驕 | 謂心滿意得,驕傲自大。 |
拂袖而去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氣。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語不合很生氣。 |
旁征博引 | 旁:廣泛;征:征求;博:廣博;引:引證。廣泛地引用材料作為依據(jù)、例證。 |
水中撈月 | 到水中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費(fèi)力氣。 |
罄竹難書 | 罄:盡;竹: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書:寫。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多形容罪惡累累。 |
作壁上觀 | 壁:壁壘;營寨周圍的高墻。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zhàn)。比喻從旁觀望;置身事外。 |
事與愿違 | 事實(shí)與愿望相反。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 |
戰(zhàn)戰(zhàn)業(yè)業(yè) | 戒慎畏懼貌。 |
穩(wěn)如泰山 | 穩(wěn):穩(wěn)固。穩(wěn)固得像泰山一樣。形容極其穩(wěn)固;不可動(dòng)搖。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托。 |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 將:統(tǒng)率,指揮。比喻越多越好。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
會(huì)少離多 | 相會(huì)少,別離多。感慨人生聚散無常或別離之苦。 |
通時(shí)合變 | 同“通權(quán)達(dá)變”。 |
性命攸關(guān) | 攸:所。形容事關(guān)重大,非常緊要 |
認(rèn)賊作父 | 把壞人當(dāng)作父親;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 |
黃鐘毀棄 | 毀:毀壞;棄:拋棄;黃鐘:古樂器;音調(diào)最為洪亮。黃鐘被毀壞被拋棄。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 |
出師不利 | 師:軍隊(duì)。利:順利。出戰(zhàn)不順利。形容事情剛開始,就遭受敗績。 |
暴露無遺 | 暴露:顯露;顯現(xiàn);遺:遺漏。全部、徹底地暴露了出來;沒有絲毫遺漏。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語助詞;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仰望著高山,效法著大德。比喻對(duì)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藥石無效 | 藥石:藥和治病的石針。藥和石針都不見效。形容病情嚴(yán)重。 |
揮戈反日 | 揮舞兵器,趕回太陽。比喻排除困難,扭轉(zhuǎn)危局。 |
慢條斯理 | 形容說話做事動(dòng)作緩慢;不慌不忙。 |
天下為一 | 一:統(tǒng)一。指國家統(tǒng)一 |
連車平斗 | 形容冗員很多。 |
角巾東路 | 《晉書·羊祜傳》:“嘗與從弟琇書曰:‘既定邊事,當(dāng)角巾東路,歸故里,為容棺之墟。’”意謂辭官退隱,登東歸之路。后用以為歸隱的典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