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常習故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安:安于,習慣于;常:常規;習:習慣;故:故舊。習慣于成規。
出處清 魏源《默觚下 治篇七》:“彼安常習故之流,所安者目前,所知者陳例,所辟者嫌疑,得不震而疑,同聲而擾格者乎?”
例子彼安常習故之流。清·魏源《治篇七》
基礎信息
拼音ān cháng xí gù
注音ㄢ ㄔㄤˊ ㄒ一ˊ ㄍㄨˋ
繁體安常習故
感情安常習故是中性詞。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指墨守成規,不求改變。
近義詞墨守成規、安常守故
反義詞推陳出新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歌鶯舞燕(意思解釋)
- 名山大川(意思解釋)
- 披肝瀝膽(意思解釋)
- 犬馬戀主(意思解釋)
- 有膽有識(意思解釋)
- 論黃數白(意思解釋)
- 趕盡殺絕(意思解釋)
- 頓挫抑揚(意思解釋)
- 飲水思源(意思解釋)
- 夷為平地(意思解釋)
- 將寡兵微(意思解釋)
- 作賊心虛(意思解釋)
- 徇私舞弊(意思解釋)
- 急功近利(意思解釋)
- 禮壞樂缺(意思解釋)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釋)
- 無稽之談(意思解釋)
- 知往鑒今(意思解釋)
- 身敗名裂(意思解釋)
- 南征北戰,東蕩西殺(意思解釋)
- 認賊作父(意思解釋)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釋)
- 鞭辟入里(意思解釋)
- 避俗趨新(意思解釋)
- 悲不自勝(意思解釋)
- 坑坑洼洼(意思解釋)
- 藥石無效(意思解釋)
- 發人深思(意思解釋)
※ 安常習故的意思解釋、安常習故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十全十美 | 十分完美;毫無欠缺。 |
嫁狗隨狗 | 比喻女子只能順從丈夫。 |
自怨自艾 |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現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
令人神往 | 令:使得;神往:心里向往憧憬。某種景象使人很向往、羨慕。 |
暴發戶 | 指突然發了財得了勢的人。 |
臨危受命 | 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 |
連編累牘 | 牘:古代寫字的木片。形容篇幅過多,文辭長。 |
咄咄逼人 | ①氣勢洶洶;盛氣凌人;言語或神態中有一種威脅逼人的氣勢。咄咄:表示驚奇的聲音。②形容本領趕上或超過別人;令人驚詫。 |
雄心壯志 | 偉大的理想;宏偉的志愿。 |
大開方便之門 | 給予極大的方便。 |
春去冬來 | 春天過去,冬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 |
香火姻緣 |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香火因緣”。《北史·陸法和傳》:“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王位?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且主上應有報至,故救援耳。” |
古里古怪 | 怪異、奇特。 |
生知安行 |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 |
呼風喚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可以呼喚風雨。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 |
落落寡合 | 落落:孤獨的樣子;不合群。寡:少;合:合群。孤孤單單;很難合群。 |
似曾相識 | 好象曾經見過。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 |
福善禍淫 | 指行善的得福,作惡的受禍。 |
家常便飯 | 家中日常飯食。也比喻常見的、平常的事。 |
牛頭不對馬嘴 | 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 |
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 | 舊時認為有知識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發生的事情。 |
解甲歸田 | 解:脫下;甲:鎧甲。脫掉軍裝;回家種地。 |
綱舉目張 | 綱;魚網上的總繩;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網眼;比喻事物的從屬部分。比喻抓住事物的關鍵;就可以帶動其他環節。也比喻條理分明。 |
豈有此理 | 豈:哪里。哪里有這樣的道理。指極為荒謬;決無道理。 |
滅絕人性 | 滅絕:完全失去;人性:人的性情。完全喪失了人的理性和情感。形容極端殘忍;像野獸一樣。 |
口耳并重 | 對說和聽的訓練同等重視。 |
伶牙俐齒 | 伶、俐:聰明、靈俐、乖巧。口齒靈活;說話利落。形容會說會道;靈活乖巧而善于應變。也作“俐齒伶牙。” |
拉家帶口 | 帶著一家大小(多指受家屬的拖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