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事不足,壞事有余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成:成就;足:足夠。指事情不但辦不好,反而把事情弄壞。用于指責辦事拙劣或故意不讓事情辦成的人。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05回:“部里書辦們,成事不足,壞事有余;勝之不武,不勝為笑。”
例子他是一個成事不足,壞事有余的人
基礎信息
拼音chéng shì bù zú,huài shì yǒu yú
注音ㄔㄥˊ ㄕˋ ㄅㄨˋ ㄗㄨˊ,ㄏㄨㄞˋ ㄕˋ 一ㄡˇ ㄩˊ
繁體成事不足,壞事有餘
感情成事不足,壞事有余是貶義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分句;指事情越來越糟。
近義詞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英語spoil rather than accomplish thing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撥云見日(意思解釋)
- 上氣不接下氣(意思解釋)
- 敬業樂群(意思解釋)
- 杯蛇幻影(意思解釋)
- 背腹受敵(意思解釋)
- 門當戶對(意思解釋)
- 鑒影度形(意思解釋)
- 滿山遍野(意思解釋)
- 鬼瞰其室(意思解釋)
- 喔咿儒睨(意思解釋)
- 東扶西倒(意思解釋)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釋)
- 春冰虎尾(意思解釋)
- 懸石程書(意思解釋)
- 款學寡聞(意思解釋)
- 縱橫天下(意思解釋)
- 狼吞虎咽(意思解釋)
- 饑不擇食(意思解釋)
- 綿里藏針(意思解釋)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釋)
- 故態復萌(意思解釋)
- 坐以待斃(意思解釋)
- 狂風暴雨(意思解釋)
- 人盡其才(意思解釋)
- 反戈一擊(意思解釋)
- 首尾兩端(意思解釋)
- 一棍子打死(意思解釋)
- 始終一貫(意思解釋)
※ 成事不足,壞事有余的意思解釋、成事不足,壞事有余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鳴鑼開道 | 鳴鑼:敲鑼。封建時代官吏出行時;前面差役敲鑼;吆喝行人回避。現多比喻為某種事物的產生制造輿論。 |
不辱使命 | 辱:辜負,玷辱。指不辜負別人的差使。 |
屈指一算 | 屈:彎曲。扳著指頭一算。 |
三人行,必有我師 | 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
口快心直 | 有啥說啥;想啥說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語言明快。 |
兵荒馬亂 | 兵、馬:指戰爭;荒:荒亂。指社會秩序極端不安定。形容戰時社會動蕩不安;混亂的情景。 |
目不忍見 | 形容景象極其悲慘。同“目不忍視”。 |
快心滿志 | 見“快心遂意”。 |
聊以自慰 |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
團團轉 | 回環旋轉,形容不知道怎么辦好。 |
乳臭未干 | 身上的奶腥氣還沒有退盡。對年幼人表示輕蔑的說法。 |
異途同歸 | 途:道路;歸:歸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歸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徑;得到相同的效果;達到相同的目的。 |
棋逢敵手,將遇良才 | 逢:遭遇,遇見。比喻交戰或競技的雙方本領相當,不相上下。 |
煢煢孑立 | 孤獨無依的樣子。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
經史百子 | 經:經學,經書,儒家經典著作。史:史學,史書。百子:諸子百家之學。舊指各個方面的很需要學問。 |
錯落有致 | 致:別致;有情趣;錯落:參差交錯;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雖然參差不齊;但卻極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稱冒險犯法;不顧性命的人。亡:無;命:名;亡命:逃匿則削除名籍;故以逃亡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類人(含貶義)。 |
一竅不通 | 竅:洞;這里指心竅。一竅都不是貫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閉塞、愚鈍。 |
天網恢恢 | 比喻作惡的人一定難逃懲罰。 |
千家萬戶 | 眾多人家。 |
不合時宜 | 時宜:當時的需要或時尚。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 |
半新不舊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舊。 |
福善禍淫 | 指行善的得福,作惡的受禍。 |
是非曲直 | 曲:無理;直:有理。指對事物的評斷。 |
踉踉蹌蹌 | 走路歪歪斜斜的樣子。 |
顧影自憐 | 看著影子;自己憐惜自己。原形容孤獨失意;現有自我欣賞的意思。 |
打開天窗說亮話 | 比喻無須規避,公開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