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可替不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獻:進,提出;可:正確的;替:廢,更換;不:通“否”,錯誤的。指勸善歸過,提出興革的建議。
出處南朝·梁·簡文帝《答徐摛書》:“但今與古殊,時有監撫之務,竟不能絀邪進善,少助國章,獻可替不,仰裨圣政。”
基礎信息
拼音xiàn kě tì fǒu
注音ㄒ一ㄢˋ ㄎㄜˇ ㄊ一ˋ ㄈㄡˇ
感情獻可替不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提出興革的建議。
近義詞獻可替否、獻替可否
英語persuade somebody to do good and dissuade him from doing evil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日甚一日(意思解釋)
- 望塵莫及(意思解釋)
- 同病相憐(意思解釋)
- 鷗鳥不下(意思解釋)
- 秋水伊人(意思解釋)
- 處實效功(意思解釋)
- 八荒之外(意思解釋)
- 斗唇合舌(意思解釋)
- 喜新厭舊(意思解釋)
- 不得而知(意思解釋)
- 過而能改(意思解釋)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釋)
- 禍國誤民(意思解釋)
- 專心一志(意思解釋)
- 氣吞牛斗(意思解釋)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釋)
- 款學寡聞(意思解釋)
- 進讒害賢(意思解釋)
- 共商國是(意思解釋)
- 羊質虎皮(意思解釋)
- 子繼父業(意思解釋)
- 清風勁節(意思解釋)
- 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意思解釋)
- 寥寥無幾(意思解釋)
- 慮周藻密(意思解釋)
- 不問青紅皂白(意思解釋)
- 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意思解釋)
- 坑坑洼洼(意思解釋)
※ 獻可替不的意思解釋、獻可替不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轍鮒之急 | 轍鮒:陷在干涸車轍中的鯽魚。比喻因厄迫身。 |
不驕不躁 | 驕:驕傲;躁:急躁。不驕傲;不急躁。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現新的好形勢。 |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 頭頂上沒有一片瓦,肢底下沒有插針的地方。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指幸運事不會連續到來,禍事卻會接踵而至。 |
驚心動魄 | 原指作品文辭優美;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后形容令人震驚、感動、緊張之極。 |
漚沫槿艷 | 漚:水泡;槿:木槿。晶瑩的水泡,艷麗的槿花。比喻短暫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隳肝瀝膽 | 隳:毀壞;瀝:液體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誠無比。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責。《紅樓夢》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這里,沒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會他們去。” |
棋逢敵手,將遇良才 | 逢:遭遇,遇見。比喻交戰或競技的雙方本領相當,不相上下。 |
穢德垢行 |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 |
煢煢孑立 | 孤獨無依的樣子。 |
異寶奇珍 | 珍異難得的寶物。 |
將功折罪 | 將:拿;用;折:抵償。用功勞來抵償罪過。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子繼父業 | 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 |
取之不盡 | 拿不盡。形容極其豐富。 |
踵武前賢 | 踵:腳跟。武:足跡。跟隨著前人的腳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不合時宜 | 時宜:當時的需要或時尚。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 |
雅俗共賞 | 雅俗:文雅和粗俗。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雅人”;把沒文化的人稱“俗人”;賞:欣賞。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為各種人所接受。 |
暴露無遺 | 暴露:顯露;顯現;遺:遺漏。全部、徹底地暴露了出來;沒有絲毫遺漏。 |
走過場 | 形容辦事只在形式上過一下,卻不實干。 |
餓殍遍野 | 殍:人餓死后的尸體。餓死的人到處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災禍饑饉大批餓死的悲慘景象。 |
今夕何夕 | 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贊嘆語。謂此是良辰。 |
發人深思 | 深:無限,沒有窮盡。啟發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語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尋味。 |
一棍子打死 | 比喻認為沒有絲毫可取之處而全盤否定。 |
見所不見 | 見“見所未見”。 |
強顏歡笑 | 心里不暢快,但臉上勉強裝出喜笑的樣子。 |